[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单组分室温硫化导电胶水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9004.6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3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福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福河 |
主分类号: | C09J183/04 | 分类号: | C09J183/04;C09J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胡恩河 |
地址: | 300180 天津市河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组分 室温 硫化 导电 胶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电磁屏蔽有机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单组分室温硫化导电胶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电磁波引起的电磁干扰 (EMI) 和电磁兼容 (EMC) 问题日益严重,不但对电子仪器、设备造成干扰与损坏,而且会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目前的电子设备中,不断将更强大的功能集成到更小的组件中,传统的锡焊焊接已不能满足其环境密封和电磁密封的功能,为了解决集成电路中的环境密封和电磁密封问题,工业界开发出了许多电磁屏蔽技术及相关的屏蔽材料,其导电胶水就是其中的一种。
目前,市场上主要以双组分高温硫化的导电胶水,或双组分室温硫化的导电胶水为主,但它们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重新混合及高温硫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基于此,开发出这种高性能单组分室温硫化导电胶水,可以用于自动点胶技术,即将这种单组分室温硫化导电胶水通过专用设备设定的程序注射到模具或产品的法兰表面形成组合件,从而达到整体屏蔽的要求。该发明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在一定的变位力范围内压缩性能良好,可直接应用于所需部件而减少安装和处理环节,与模切屏蔽衬垫类产品相比较具备经济性和自动化生产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单组分室温硫化导电胶水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性能单组分室温硫化导电胶水,包括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
室温硫化硅树脂 15%~20%
钛酸酯偶联剂 0.005%~1%
触变剂 0.02%~0.5%
溶剂 2%~8%
导电粉 余量。
所述室温硫化硅树脂是指脱醇型室温硫化硅树脂、脱乙酸型室温硫化硅树脂、脱胺型室温硫化硅树脂、脱酰胺型室温硫化硅树脂、脱酮肟型室温硫化硅树脂和脱丙酮型室温硫化硅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钛酸酸偶联剂是指KR-TTS。
所述的触变剂是指气相二氧化硅。
所述的溶剂是指异辛烷或石脑油。
所述的金属导电粉体是指纯银导电粉、纯镍导电粉、镍包石墨导电粉、银包铝导电粉、银包铜导电粉、银包镍导电粉和银包玻璃导电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导电粉体按大、小两种粒径粉体按照10:1的重量比组成,大粒径的颗粒尺寸为40~90μm,小粒径的颗粒尺寸为10~40μm。
钛酸酯偶联剂包覆在导电粉体的表面。
根据性能需要,还含有着色剂、阻燃剂和表面活性剂。
一种高性能单组分室温硫化导电胶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导电粉体干燥
将导电粉体烘烤60~80小时,以除去水分;
(ⅱ)导电粉体粒径极配
将导电粉体进行粒径极配,按照10:1的重量比分别取大、小两种粒径的导电粉体,进行预混,使两种不同粒径的导电粉体初步混合;
(ⅲ)导电粉体包覆
采用湿法对步骤(ⅱ)所得的粉体进行表面处理,得包覆一层钛酸酯偶联剂的导电粉体;
(ⅳ)混合
将步骤(ⅲ)所得的导电粉体与室温硫化硅树脂及触变剂,溶剂等在双行星搅拌机或三辊研磨机内进行10~20分钟的混合,得高性能单组分室温硫化导电胶水;
(ⅴ)灌装储存
将混合好的导电胶水进行真空灌装,并置于冰箱保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用本发明的产品制作的点胶垫片可减少原材料,减少装配时间;室温硫化垫片材料无需昂贵的加热硫化系统,允许使用价格便宜的塑料或金属基板;单一组份的导电胶料无需对原料成分的混合,缩短了生产的周期,消除无关浪费;在各种各样的塑料和金属基板上,具有良好的粘结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高性能单组分室温硫化导电胶水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高性能单组分室温硫化导电胶水,包括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
室温硫化硅树脂 15%~20%
钛酸酯偶联剂 0.005%~1%
触变剂 0.02%~0.5%
溶剂 2%~8%
导电粉体 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福河,未经杨福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90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