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颗粒样品的取样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28435.0 | 申请日: | 201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5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朴仁官;许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G01N21/35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颗粒 样品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颗粒成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颗粒样品的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近红外方法检测固体颗粒成分的仪器中,固体颗粒样品都是手工装入待测容器中,并且重新取样时需要重新将旧的样品倒出后再将新的样品重新装入容器中,每次检测都需要手工重新装入,对于同一种样品的检测增加了工作量,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颗粒样品的取样装置,该装置可以对同一种样品进行一次装载多次取样供检测使用,检测效率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固体颗粒样品的取样装置,包括样品盒、漏斗、出样盒、入口挡板、挡板控制机构、转轮、步进电机和回收盒,样品盒设有前玻璃窗口和后玻璃窗口,漏斗安装在样品盒的入口处,入口挡板位于样品盒入口的底部,挡板控制机构与入口挡板连接,出样盒连接在样品盒的出口处,转轮位于出样盒内且靠近样品盒的出口处,步进电机与转轮连接,回收盒位于出样盒下方的出口处。
本发明装置各组成部件的功能说明如下:检测时,近红外光从样品盒的前玻璃窗口射入,光线经过前后两个玻璃窗口之间的样品后,从样品盒的后玻璃窗口射出。入口挡板的作用是检测时让样品进入样品盒,其由挡板控制机构控制其开与关;入口挡板上方的漏斗的作用是方便倒入样品而不洒出。步进电机控制样品盒出口处的转轮的转动,转轮不转时,保持样品不动,使用者可以通过前后玻璃窗口对样品进行检测,转轮转动时,样品被排出样品盒,更新两个玻璃窗口之间的样品;转轮停止转动时,样品稳定不动。转轮下方的样品回收盒用于回收检测完成的样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发明可以一次装载大量固体颗粒,多次获取固体颗粒样品用来做成分分析,即一次装载多次更新待检测样品,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固体颗粒样品的取样装置侧面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固体颗粒样品的取样装置正面视图,其中包括部分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入口挡板的动作原理图。
图中:1.样品盒,2.漏斗,3.出样盒,4.入口挡板,5.转轮,6.前玻璃窗口,7.后玻璃窗口,8.电磁铁,9.步进电机,10.铁芯,11.弹簧,12.曲柄,13.连杆,14.回收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固体颗粒样品的取样装置包括:样品盒1、方形的漏斗2、出样盒3、入口挡板4、挡板控制机构、转轮5、步进电机9和回收盒14,样品盒1设有前玻璃窗口6和后玻璃窗口7,漏斗2安装在样品盒1顶部的入口处,方便倒入样品而不洒出;入口挡板4位于样品盒1入口的底部,挡板控制机构与入口挡板4连接,出样盒3连接在样品盒1底部的出口处,转轮5位于出样盒3内且靠近样品盒1的出口处,步进电机9与转轮5连接,回收盒14位于出样盒3下方的出口处。
上述挡板控制机构包括电磁铁8、铁芯10、弹簧11、曲柄12和连杆13,铁芯10插在电磁铁8内,铁芯10的上端与连杆13连接,曲柄12和连杆13构成曲柄连杆机构,曲柄12与入口挡板4连接;弹簧11套在铁芯10的外部且其一端连接在电磁铁8上。
本发明固体颗粒样品取样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将样品倒入方形漏斗2中,开始检测时,接通电磁铁8的电源,铁芯10在电磁作用力的作用下向下挤压弹簧11,入口挡板4被打开,样品由于重力进入样品盒1,落在转轮5上,并在样品盒1中堆积,此时可以使光通过前玻璃窗口6打在样品上,光线在样品中经过反射、透射和折射等过程之后,从后玻璃窗口7射出,光接收设备可以在后玻璃窗口7这一侧接收经过样品吸收后的光。当接收设备接收完成之后,转轮5在步进电机9的驱动下,将底部的样品经过出样盒3排出到回收盒14,检测完成后的样品落到玻璃窗口下侧,未被检测过的样品填充到玻璃窗口的位置,此时步进电机9停止转动,这时在两个玻璃窗口之间的样品已经更新,可以进行新的一次检测。待所有检测完成后,转动转轮5,排出所有样品到回收盒14,同时断开电磁铁8的电源,入口挡板4在弹簧11的作用力下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8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