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涡轮发电机组及使用该机组的船舶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27979.5 | 申请日: | 2011-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庆源 |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3/00;F03D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郭蔚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涡轮 发电 机组 使用 船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风力发电机组,尤其是低成本的可转动风力涡轮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现今,由于地球温室效应的影响,造成地球气候异常,因此,全球各地科学家积极寻求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因此,本案发明人也提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其能以低成本、可移动及容易组装的特点,对绿色能源贡献一己的心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发电机组,其通过涡轮机,进行发电功能。
本发明的风力涡轮发电机组,包含:一涡轮机,包含有多数叶片组联结至涡轮轴上;一支架,用以支撑该涡轮机的涡轮轴,使涡轮机叶片组可旋转于支架上;一支架转轴,可相对于风向作移动;一发电机,固定于该支架上,其轴心通过皮带为涡轮机所带动;以及,一集风架,设在涡轮机的迎风面上,以将涡轮机上、下半部的气流集至涡轮叶片组的上半部,使涡轮机以固定方向转动,使发电机发电。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力涡轮机发电机组侧视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八组并联涡轮机的叶片组与发电机的发电设备的前视示意图;及
图3为安装有依据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船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依据本发明的风力涡轮发电机组100。该风力涡轮发电机组100包含:一涡轮机10,包含有12个叶片组20联结至涡轮轴30上,一支架40,用以支撑该涡轮机的涡轮轴30,使涡轮机叶片组10可旋转于支架40上,一支架转轴50,可相对于风向作移动;一发电机90(示于图2),固定于该支架40上,其轴心通过皮带95(图2)为涡轮机10所带动;以及,一集风架60,置于涡轮机10的迎风面,以将涡轮机迎风面的上、下半部的气流导至位于涡轮机10上半部的涡轮叶片组20,使涡轮机10以顺时针方向(如箭头所示)转动,使发电机发电。
如图1所示,该支架40更包含固定销45,用以再将涡轮机10相对于风向作移动后,将支架40固定于地面上,使其不再移动。
再者,各个叶片组20末端均设有导风板22,以增加各个叶片组20的受风面积。
如图1所示,集风架60包含有喇叭状集风漏斗70,用以收集在涡轮机10的迎风面的气流,并将其导引至涡轮机10上半部的涡轮叶片组20;以及架体80,用以将该集风漏斗70固定。
图2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涡轮机10与发电机90的前视示意图。
如图2所示,八组涡轮机10并联在一起,以增加受风面积,当然,实际涡轮机10的并联数量可视需求加以适当增减。
各个叶片组20由两管件24,其末端间固定于片材26的相对边所构成,而片材26的另两相对边则与其它叶片组的相对边一起并联,如图2所示。管件24的另一端则以固定片28铆接的方式固定至涡轮轴30上。
管件24可以由铁管、铝管、不锈钢管所作成,以可以承受风力吹动所造成的应力。片材26则可以为塑料片、铁片、或铝片,以质轻可以使风吹动又不易破为主。
通过上述的结构,当风吹动时,气流将为集风漏斗70所集中,吹动涡轮机10的上半部的叶片组20,如图1所示,使得涡轮轴30旋转,而通过皮带95推动发电机90,进行发电,如图2所示。
图3显示将本发明的风力涡轮发电机组安装于船舶的示意图。当本发明的风力涡轮发电机组安装于船舶时,可以于有风时进行发电,不但可以于平时节省船舶油电,同时,更可以于船上没有动力时,当作紧急电源,用以供给必要的电力,如无线电电源等等。不但如此,本发明的风力涡轮发电机组可以因应于船舶的大小而作大小上的调整,于大型的轮船上使用大型的风力涡轮发电机组,而小型船只则使用小型风力发电机组。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然而,熟习于本技艺者可以在不脱离本案的精神与范围下作出各种变化及等效修改。例,将集风架做在支架上,或者,集风架也可以只作成下半部,用以将下半部的风导引至上半部叶片组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庆源,未经黄庆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79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