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串联数控系统上实现混联控制的数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7733.8 | 申请日: | 201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6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郑君民;陈虎;于德海;张赞秋;江世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18 | 分类号: | G05B19/1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6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串联 数控系统 实现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联数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在串联数控系统上实现混联控制的数控系统。
背景技术
并联机构机床实质上是并联机器人技术与机床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1994年美国开发出并联机构机床以来,这种新型装置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被誉为“21世纪的机床。并联机构和串联机构相比,具有刚度高、响应速度快及运动精度高等优点,因此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注,虽然并联机构具有上述诱人的优点,但它又同时有运动范围小的缺点,特别是回程运动范围有限,而这些缺点正是串联机构机床的优点,所以并联、串联同时采用的混联式数控机床更具实用价值。串并混联机构技术现在相对比较成熟,但是串并混联控制系统由于其控制上的复杂程度严重制约了混联机构应用推广。目前有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混联系统的研究,但都集中在混联控制算法本身,或者是混联数控系统的设计,混联控制系统设计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软件学、控制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完整的开发混联控制系统导致开发周期长,整个复杂系统稳定性验证困难。不能复用现有的成熟的串联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一种在传统的串联数控系统控制回路的路径上截取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是串联系统笛卡尔坐标信号,通过串并混联算法模块对该信号进行处理,把笛卡尔坐标系下的串联信号(虚坐标)映射为物理轴上的坐标信号(实坐标),完成虚实坐标变换,实现混联机床的控制实现混联系统。
一种基于串联数控系统上实现混联控制的数控系统,包括
人机交互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在笛卡尔坐标系下编译的虚轴数据程序,并将系统信息显示出来供用户察看及使用;
解释模块,用于对人机交互单元输入的数控程序进行解释,将编程指令翻译成各轴运动指令,
插补模块,用于在接收解释模块给出的运动指令后,对运动指令进行插补,得到各对应轴的插补数据,并在每完成一次插补后生成一个插补结束标志,同时将插补数据和结束标志存储在插补数据缓冲单元中;
插补数据缓冲单元,用于存储插补模块发送过来的插补数据和结束标志,并在每间隔一个插补周期后将上述数据送入运动输出单元中;
运动输出单元,用于接收插补数据缓冲单元发送过来的数据,并输出到电机上,对电机运动进行控制;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循环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插补数据缓冲单元中存储的插补结束标志,并将在每次检测到插补结束标志后通知插补数据存储单元对本次插补周期的数据进行提取;
插补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循环检测单元发来的通知后对插补数据缓冲单元中的插补周期数据进行存储;
并联轴数据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插补数据存储单元中的各插补数据是否并联轴数据,对不包含并联轴数据,则不做任何处理直接将数据返回插补数据缓冲单元,如果得到的数据有并联轴数据,将数据送入反解算法单元进行处理;
反解算法单元,用于对并联轴数据判断单元传送过来的数据进行反解运算,将插补模块得出的虚坐标轴插补数据转化为对应实坐标轴数据;
实轴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对反解算法单元处理后的实坐标轴数据进行缓冲,并待本次插补周期的数据处理完后,将上述实坐标轴数据送入插补数据缓冲单元中实坐标轴数据对应的虚坐标轴存储位置中;
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同解释模块相连接向其输入的数控程序,所述插补模块同解释模块相连接对解释模块翻译后的各轴运动指令进行插补;所述插补数据缓冲单元分别同循环检测单元、插补数据存储单元、并联轴数据判断单元、实轴数据存储单元及运动输出单元相连接;所述循环检测单元同插补数据存储单元相连接用于检测到插补结束标志后通知插补数据存储单元对本次插补周期的数据进行提取,所述插补数据存储单同并联轴数据判断单元相连接;所述并联轴数据判断单元同反解算法单元相连接,所述反解算法单元同实轴数据存储单元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77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藏式泡茶器具
- 下一篇:行列机吹制玻璃水壶的方法及吹制玻璃水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