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形波纹小口径人造血管及其静电纺生产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27497.X | 申请日: | 2011-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6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毓陵;杜雪子;丁辛;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波纹 小口径 人造 血管 及其 静电 生产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锥形波纹小口径人造血管及其静电纺生产方法和装置,属于医疗用人造人体器官领域。
背景技术
在血管搭桥和置换手术中,小口径人造血管易产生血栓而导致植入早期失败。研究表明,血栓的形成首先是血小板的粘集,之后的成形过程就取决于血栓发生的部位和局部血流速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利号为200610054134.7,名称为“一种人造血管”的中国专利提出在血管的内壁设计螺旋槽,从而增加壁面血流速度,使人造血管内壁得到冲刷,减少血小板等物质在壁面的沉积,进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目的。但是该专利存在的缺点是:(1)只在理论上对螺旋波纹进行阐述,未提及螺旋波纹的制备方法。(2)研究对象是等直径小口径人造血管,但是依据病变血管的不同形态,等直径小口径人造血管在进行搭接时,会由于人造血管与宿主血管直径的不匹配,而导致血流在接口处形成涡流,进而形成血栓。(3)螺旋波纹的成型参数只考虑了血流状态的改善,未考虑在搭桥时血管弯折处易产生闭塞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锥形波纹小口径人造血管及其生产方法和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即将静电纺制备的等截面小口径人造血管改造成锥形小口径人造血管,并在其内腔壁面形成螺旋波纹。此种小口径人造血管能够满足不同直径血管之间搭桥的需要,此外,合理的螺旋波纹的设计不仅可以促使血管近壁处的血流流速的提高,有利于使内侧壁面得到光滑冲刷,抑制血栓的形成,还可以保证在搭桥时血管弯曲处不易发生闭塞。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锥形波纹小口径人造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人造血管本体,所述的锥形人造血管本体的内壁上设有螺旋波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静电纺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收集滚轴,锥形收集滚轴的两端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锥形收集滚轴的外侧固定有螺旋波纹处理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螺旋波纹处理装置为以螺旋波纹方式缠绕在锥形收集滚轴外侧的涤纶股线,其直径为1mm,螺旋波纹的螺旋头数为1~6,螺旋升角最大处为5°~45°,螺纹间距为2mm。
优选地,所述的锥形收集滚轴的的锥度为1°~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锥形波纹小口径人造血管的静电纺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纺丝用高分子溶于溶剂中制得纺丝液,将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采用上述静电纺收集装置进行收集,静电纺丝完成后,首先将固定装置打开,然后把锥形膜从锥形收集滚轴的小端旋取下来,再将螺旋波纹处理装置从锥形膜腔内抽取出来,即得到锥形波纹小口径人造血管。
优选地,所述的纺丝用高分子为涤纶或聚乳酸。
优选地,所述的静电纺丝的条件为:电压为20kV,极距为12cm,流速为1.5mL/h,纺丝管针头内径为0.8mm,锥形收集滚轴的转速为1000rpm。
优选地,所得的锥形波纹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小端内径为2mm~6mm,大端内径为4mm~8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采用了锥形收集滚轴和螺旋波纹处理装置,使得静电纺小口径人造血管在膜剥取过程中容易剥离。
(2)利用“抽芯”法制备人造血管的螺旋波纹简单易成型,且不会破坏静电纺丝人造血管壁面。
(3)可以调节螺旋波纹的螺旋头数和螺旋升角,使其既可以改善血液的流动力学性能,还可以保证小口径人造血管在弯折处不易闭塞,从而降低血栓形成几率。
(4)可以制备出不同锥度和不同小端直径(大端直径)的小口径人造血管。
附图说明
图1为静电纺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抽芯”法示意图;
图3为螺旋波纹处理装置在人造血管腔内模型;
图4为图3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和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74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罩锁
 - 下一篇:一种楼内、楼外清洁废水整体循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