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固定避难硐室一体化救生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7361.9 | 申请日: | 201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2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武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越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10003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固定 避难 一体化 救生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井下安全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煤矿和非煤矿山的井下固定避难硐室一体化救生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煤矿和非煤矿山“六大安全系统”建设中,井下固定避难硐室的建筑规格可按国家标准执行,而固定避难硐室内的救生设备一体化救生成套设备还没有出现,影响煤矿和非煤矿山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进度。
200820090571.9公开了一种嵌入式矿井硐室多功能避难救生舱,其特征在于它为在矿井硐室内设置的嵌入式充气避难救生舱体,在救生舱体上设有救生舱体支架和双层密封门,在密封门上设有密封拉链和观察窗口,在救生舱体上设置有穿过救生舱体的压风管路接口、通讯数据线接口、救生舱体充气孔和救生舱排气阀,在救生舱内部设有双路供氧及CO2净化气系统、电力载波通讯机、UPS电源、RFID人员身份识别系统、视频安全监控系统、有毒有害气体自动检测仪、密封生理排泄器和生存食品储备柜,双路供氧系统上设置有空气、氧气集中供氧面罩。该设备存在以下问题:1、嵌在硐室内避难救生舱的舱体仅有一个室,所有设备及被难人员均在一个室内,在紧急避难,特别是电源故障时,容易造成人员与设备的碰撞,特别是压缩氧气供氧装置(高压氧气瓶)一旦碰倒,将造成重大事故;2、采用电力载波通讯,一旦市电切断,将无法对外通信;3、舱体只有一层门与外界隔离,防爆隔离效果差,有害有毒气体极易进入被难人员的舱体内。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矿井避难硐室在结构及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满足矿山井下恶劣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且具备监控功能的固定避难硐室专用一体化救生设备是当前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紧迫要求。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矿井避难硐室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矿井避难硐室,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煤矿和非煤矿山井下紧急避险硐室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应任何煤矿和非煤矿山井下紧急避险需求,通过监测控制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其它系统的工作过程的固定避难硐室专用一体化救生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井下固定避难硐室专用一体化救生设备,包括:过渡室、生存室、设备室、井上调度指挥中心及各种救生系统,其中,所述过渡室设有与硐室外相通的第一防爆隔离门,所述过渡室与生存室之间设有第二防爆隔离门,所述生存室与所述设备室之间设有隔离门;所述设备室内设有一体化监控系统,所述生存室内设有人员生存系统和配套系统;所述一体化监控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的监测系统、与所述井上调度指挥中心通信联系的通信系统、生存环境控制系统及供电照明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检测传感器及人员定位系统和视频监控装置,所述检测传感器为分别设于过渡舱、生存舱及硐室外的多参数传感器;所述人员定位系统和视频监控装置设于所述生存舱内。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井下固定避难硐室专用一体化救生设备,其中所述控制系统是由高性能处理器所组成的微机控制系统,装有稳定的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所述高性能处理器通过接口电路连接所述监测系统、通信系统、生存环境控制系统及供电照明系统;所述高性能处理器是ARM处理器。
前述的井下固定避难硐室专用一体化救生设备,其中所述的多参数传感器是具有CO探测头、CO2探测头、CH4探测头、O2探测头、温度探测头、湿度探测头及压力探测头的多参数传感器。
前述的井下固定避难硐室专用一体化救生设备,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有线语音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装置。
前述的井下固定避难硐室专用一体化救生设备,其中所述生存环境控制系统包括供氧系统、有毒有害气体处理系统、降温除湿空调管理系统,其中所述供氧系统包括:外接井下压风装置、化学制氧及控制装置、高压空气瓶及控制装置、高压氧气瓶及控制装置;所述有毒有害气体处理系统包括:硐室内正压控制装置、一氧化碳清除装置、二氧化碳清除装置;所述降温除湿空调管理系统包括:空调装置和冷媒装置,上述各个装置均连接受控于所述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越,未经武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73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