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批量告警快速处理方法及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27306.X | 申请日: | 2011-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3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潘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肖伟先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批量 告警 快速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实例大量配置,瞬间产生大量告警时的快速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信级以太网对链路的质量要求很高,通常都会部署链路检测。当检测到链路故障时,需要触发告警。对告警的处理操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紧急处理的,对处理时间要求比较高,例如保护组倒换需要在50ms内等,另一类是可以延缓处理的,例如告警的显示、协议层的计算、写硬件状态等。
当一个链路上配置大量的检测,在发生故障时,同一时间有大量告警上来,这时对每个告警的处理时间会累加起来,导致排在后面的告警处理滞后,其对应的紧急操作超时。目前尚无相关技术对该问题予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批量告警快速处理方法及系统,以提高大量告警同时产生时的告警处理性能。
本发明的基本思路:将一次告警的紧急操作(如保护组切换)和非紧急操作分离,紧急操作用高优先级的任务TASK_U,非紧急操作用低优先级的任务TASK_D。大量告警同时产生时,还可以通过告警打包组件主动收集更多的告警,把同一批次的紧急操作U打包交给高优先级的任务TASK_U处理。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批量告警快速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对一个告警的处理分为两类操作,一类是需要紧急处理的,称为U(Urgency)类操作;另一类是不需要紧急处理的,称为D(Delay)类操作;
为所述U类操作创建任务Task_U,为所述D类操作创建任务Task_D,Task_U的优先级高于Task_D;
将各告警的U类操作交给任务Task_U执行,将各告警的D类操作交给任务Task_D执行。
进一步地,所述U类操作指与保护组切换相关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将各告警的U类操作交给任务Task_U执行,包括:
如果产生了批量告警,则将各告警的U类操作打包交给任务Task_U执行;如果未产生批量告警,则将各告警的U类操作分别交给任务Task_U执行。
更进一步地,判断是否产生批量告警,采用的方法可以为:
当告警发生器发出指示信号,指示告警队列溢出时,认为产生了批量告警,否则认为未产生批量告警。
更进一步地,判断是否产生批量告警,采用的方法还可以为:
当告警发生速率超过预设阈值时,认为产生了批量告警,否则认为未产生批量告警。
一种批量告警快速处理系统,包括:
告警处理分类模块,用于将对一个告警的处理分为两类操作,一类是需要紧急处理的,称为U类操作;另一类是不需要紧急处理的,称为D类操作;
任务创建模块,用于为所述U类操作创建任务Task_U,为所述D类操作创建任务Task_D,Task_U的优先级高于Task_D;
任务执行模块,用于将各告警的U类操作交给任务Task_U执行,将各告警的D类操作交给任务Task_D执行。
进一步地,所述U类操作指与保护组切换相关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批量告警快速处理系统还包括告警打包组件,该告警打包组件用于,当产生批量告警时,将各告警的U类操作打包,然后由所述任务执行模块交给任务Task_U执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将告警处理分为两类操作,并将两类操作分离开来,分别创建相应的任务,其中U类操作对应的任务优于D类操作对应的任务执行。这样,当一个链路上配置大量的检测,在发生故障时,同一时间有大量告警上来,本发明即能够这种情况进行有效处理,不会导致排在后面的告警的紧急操作超时。本发明还使用告警打包组件对U类操作打包,提高了对U类操作的处理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大量告警产生时的告警处理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具体实例的本发明批量告警快速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具体实例的本发明批量告警快速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73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自动写号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