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软包装锂电池的极耳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7253.1 | 申请日: | 201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8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潘铭;张从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赛尔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2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11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软包装 锂电池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软包装锂电池,属于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合物软包装电池的极耳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聚合物软包装锂电池的极耳转换主要有两种工艺:超声波转镍工艺和激光焊接工艺,两种工艺皆为在成品电池上焊接,一旦报废则这个电池报废。
超声波焊接工艺是先将经过制片、卷绕、封装等工序制成的聚合物软包装锂电池正极耳剪掉,留下3.5-4.0mm,然后将预先裁剪好的镍带与留下的那部分正极耳进行超声焊接,焊接完后修剪棱角,然后在焊接点与电池的接触处打电子胶固定,再使用美纹胶纸固定,这种方法有5步,需要劳动力不少于6名;同时正极铝极耳经过超声焊接变的更加脆弱,焊接处极易断裂;另外打电子胶过程中,胶容易造成电池表面沾脏;使用美纹胶纸固定时,因为粘贴位置狭小仅4.5mm左右,工人作业难度高,对工人的熟练度要求很高。
激光焊接工艺是先将经过制片、卷绕、封装等工序制成的聚合物软包装锂电池正极耳剪掉,留下3.5-4.0mm,然后将预先裁剪好的镍带与留下的那部分正极耳进行激光焊接,再使用美纹胶纸固定,这种方法对设备要求高,激光焊接设备一次性投入较大,且日常使用消耗也较昂贵,同时使用美纹胶纸固定时,也因为粘贴位置狭小仅4.5mm左右,工人作业难度高,对工人的熟练度要求很高,另激光焊接设备使用过程中对员工危害性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目前聚合物软包装锂电池极耳转换工艺的缺陷,提供一种聚合物软包装锂电池的极耳处理方法,该方法进行的极耳转换减少企业设备投入、人力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对员工熟练度的依赖,一定程度缓解目前企业招工难的困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聚合物软包装锂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置于其间的隔膜,正、负极片包含集流体和电极物质,极片是通过将活性物质与导电剂、粘结剂按比例充分混合后制成混合浆料,通过辊涂、刮涂或喷涂涂覆到集流体上,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卷绕成电芯用固定胶带固定,将焊上极耳的电芯放入包装壳中,进行封装、真空干燥、注液、封口、化成、分容、检验,得到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卷绕成电芯前直接将铜片超声焊接在正极极耳上再卷绕;或者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卷绕成电芯后叠加时将铜片超声焊接在正极极耳上。
本发明的极耳处理方法是直接在极耳上焊接,即使在超声焊接中偶有报废,但企业损失减少很多,因为一只正极耳价值大约1元,5Ah左右电芯价值大约35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
实施例1:聚合物软包装锂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置于其间的隔膜,正、负极片包含集流体和电极物质,极片是通过将活性物质与导电剂、粘结剂按比例充分混合后制成混合浆料,通过辊涂、刮涂或喷涂涂覆到集流体上,直接将铜片超声焊接在正极极耳上,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再卷绕成电芯用固定胶带固定,焊上极耳的电芯放入包装壳中,进行封装、真空干燥、注液、封口、化成、分容、检验,得到电池。
实施例2:聚合物软包装锂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置于其间的隔膜,正、负极片包含集流体和电极物质,极片是通过将活性物质与导电剂、粘结剂按比例充分混合后制成混合浆料,通过辊涂、刮涂或喷涂涂覆到集流体上,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卷绕成电芯用固定胶带固定,卷绕成电芯后叠加时将铜片超声焊接在正极极耳上,焊上极耳的电芯放入包装壳中,进行封装、真空干燥、注液、封口、化成、分容、检验,得到电池。
以9068130-5Ah型号为比较对象,日产量1万只电芯核算,本发明的实施例1、2和原超声焊接工艺的比较例1、原激光焊接工艺的比较例2相比,具体见表一,一只正极耳价值大约1元,5Ah左右电芯价值大约35元。
表1
备注:以上数据皆取之生产过程中平均数值。
由表1可知,由于采用在制成电池前直接对极耳进行转换,减少企业设备投入、人力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对员工熟练度的依赖,一定程度缓解目前企业招工难的困境,同时降低了正极耳因焊接而引起的内阻,更有利于电池的充放电,降低电池自身的自耗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赛尔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赛尔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7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