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三维测风方法和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仪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23546.2 | 申请日: | 201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9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闫连山;曾德兵;陈娟子;吴宗玲;周国华;潘炜;张宇行;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阜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P5/24 | 分类号: | G01P5/24;G01P13/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三维 方法 风速 风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速风向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仪及超声波三维测风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风速风向仪主要包括机械式风速风向仪、热敏式风速风向仪以及超声波风速风向仪。其中,机械式风速风向仪存在活动的机械部件,对测量环境要求比较高,在沙尘或者低温结冰环境中无法正常工作,并且因活动部件磨损导致使用寿命短。此外,受机械结构及测量原理的限制,机械式风速风向仪的测量精度较低。
热敏式风速风向仪的基本原理将置于气流中的物体加热到一定温度,通过计算物体的热量损失来计算风速。这种热敏式风速风向仪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只适用于温度变化慢的低风速测量,而且实际应用不多。
超声波测量风速风向没有活动的机械部件,具有适用于恶劣测量环境及测量结果准确等优点。但现有的超声波测风设备大都只针对平面的二维风速风向的测量,没有对三维的风速风向进行测量。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三维的风速风向进行精确测量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手段来实现。
一种超声波三维测风方法,分别设置三个超声波探头对,即平行于水平面的第一水平探头对和第二水平探头对,和垂直于水平面的垂直探头对;分别获取各探头对中两个探头接收到来自对方发送的超声波的传播时间;依据测量的传播时间,以及三对面面相对的两个探头的间距,获求自然风的三维风速风向。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为上述方法提供实施运用的设备。该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仪,包括平行于水平面的第一水平探头对和第二水平探头对、垂直于水平面的垂直探头对;三个探头对的六个超声波收发探头分别安装于六个测量臂内远离底座的一端,各探头对的探头彼此相向设立两两相对;第一测量臂、第三测量臂、第二测量臂与第四测量臂与底座连接,且依次相邻成90度夹角,第五测量臂与底座连接且位于底座的正上方,第六测量臂与第二测量臂连接;处理电路板放置于底座内。
本发明风速风向仪通过测量超声波在三对两两相对的六个超声波收发探头间的传播时间,以及相对的两个探头的间距,运用时差法测量出三维的风速风向。本发明没活动的机械器件,且具有测量精度高与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的优点。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处理电路板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超声波三维测风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超声波三维测风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测量超声波在两对相对的探头之间传播的时间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测量大气气压及温度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是应该强调的是,下面的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应用。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三维超声波风速风向仪,它包括六个超声波收发探头、六个测量臂、底座及处理电路板。包括平行于水平面的第一水平探头对和第二水平探头对、垂直于水平面的垂直探头对;三个探头对的六个超声波收发探头分别安装于六个测量臂内远离底座的一端,各探头对的探头彼此相向设立两两相对;六个超声波收发探头分别安装于六个测量臂内远离底座的一端;第一测量臂、第三测量臂、第二测量臂与第四测量臂与底座连接,且依次相邻成90度夹角,第五测量臂与底座连接且位于底座的正上方,第六测量臂与第二测量臂连接;处理电路板放置于底座内。
六个超声波收发探头分别安装于六个测量臂内远离底座的一端,两两相对且相对的两个探头在同一平面;第一测量臂T1、第三测量臂T3、第二测量臂T2与第四测量臂T4与底座连接,且依次相邻成90度夹角,第五测量臂T5与底座连接且位于底座的正上方,第六测量臂T6与第二测量臂T2连接;处理电路板放置于底座内。(图中六个测量臂与六个超声波收发探头是一一对应的,所以T1、T2、T3、T4、T5和T6既代表各测量臂也代表相应的第一至第六超声波收发探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成都阜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成都阜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3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开启易消毒塑料安瓿瓶
- 下一篇:液体滴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