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泡腾消毒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3509.1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6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刘鑫勤;靳云峰;梁志海;赵凯嘉;杨景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国大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34 | 分类号: | A01N25/34;A01N59/08;A01N59/02;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梁朝玉;尚志峰 |
地址: | 05003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毒品,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一元二氧化氯泡腾消毒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新一代的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剂、保鲜剂,是氯制剂最理想的替代品,在世界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美国、西欧、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有关组织,如美国环境保护局、食品药品管理局、美国农业部均批准和推荐二氧化氯用于食品、食品加工、制药、医院、公共场所等的消毒、防霉和食品的防腐保鲜等,世界卫生组织(WTO)和世界粮食组织(FAO)也已将二氧化氯列为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为控制饮水中“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产生,欧美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二氧化氯替代氯气进行饮用水的消毒。国外发达国家二氧化氯消费量以年均5~7%的速度增长,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二氧化氯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国家化工部颁布了有关的行业标准,国家卫生部已批准二氧化氯为消毒剂和新型食品添加剂(GB2760)。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自从研制成功二氧化氯稳定剂后,二氧化氯作为漂白剂和消毒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纸浆的漂白、食品加工领域的杀菌消毒及水净化处理等领域,充分显示出其所具有的强漂白和杀菌消毒能力。
目前二氧化氯产品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主要有二氧化氯发生器、稳定性溶液、粉剂、片剂及其他一些高附加值产品。
二氧化氯发生器是一种操作简单、高转化率、高纯度、多用途、环保型化学法中、小型二氧化氯多级发生器,生成的二氧化氯可制得水溶液,也可以制得稳定的二氧化氯溶液,起到持续杀毒的作用。
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是一种液体制剂,其中水分占了绝大部分比例,二氧化氯的含量较低;在使用时又必须投加一定量的酸性活化剂后才能使用,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同时活化剂种类不同,使用量的不同也会造成活化效果的很大差异,对消杀效果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二氧化氯的粉剂及片剂的生产类同,粉剂是将原材料通过物理混合、搅拌制成,片剂只需要将粉剂产品再压片即可。相对于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二氧化氯固体制剂除了具有操作简单、二氧化氯含量高、性质稳定、运输及使用方便等优点外,有时也具有一些特殊功能,例如缓释功能等。但是,因为二氧化氯性质不稳定、易燃易爆,因此现有的粉剂或者片剂,大多做成二元形式的,即分A、B剂分开做成片剂,即将发生剂和活化剂分开,使用时再混合使用,存在使用、运输、保存不便等缺点;或者虽然做成一元的粉剂或者片剂,是通过加入大量的助剂,将发生剂和活化剂分开,这种现有的一元二氧化氯粉剂或者片剂,不但因为大量助剂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消毒效率和效果,而且加工过程中存在闪爆的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一种一元的二氧化氯泡腾消毒片,使其具有二氧化氯含量高、性质稳定、生产安全、操作简单、运输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元二氧化氯泡腾消毒片,其具有二氧化氯含量高、性质稳定、生产安全、操作简单、运输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元二氧化氯泡腾消毒片,包括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主剂重量百分比计的亚氯酸钠10~40%,固体酸硫酸氢钠20~40%,泡腾剂碳酸氢钠3~5%,成形剂氯化钠5~15%,助剂二氯异氰尿酸钠5~11%,稳定剂硫酸镁5~15%,成膜剂聚乙烯吡咯烷酮1~4%制成,重量百分比总量为100%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泡腾消毒片是包括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亚氯酸钠21%,硫酸氢钠40%,碳酸氢钠5%,氧化钠10%,二氯异氰尿酸钠7%,硫酸镁15%,聚乙烯吡咯烷酮2%制成。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泡腾消毒片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亚硫酸钠28%,硫酸氢钠36%,碳酸氢钠5%,氧化钠10%,二氯异氰尿酸钠11%,硫酸镁8%,聚乙烯吡咯烷酮2%制成。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泡腾消毒片为二氧化氯含量高、性质稳定、运输和使用方便的一元二氧化氯泡腾消毒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泡腾消毒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02,按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亚氯酸钠10~40%,硫酸氢钠20~40%,碳酸氢钠3~5%,氯化钠5~15%,二氯异氰尿酸钠5~11%,硫酸镁5~15%,聚乙烯吡咯烷酮1~4%取原料,各原料百分比总量为100%;
步骤104,将亚氯酸钠用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进行包膜处理;
步骤106,将所述各原料烘干;
步骤108,将包膜烘干后的亚氯酸钠与硫酸氢钠、碳酸氢钠、二氯异氰尿酸钠、硫酸镁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110,加入氯化钠混合均匀;
步骤112,加入压片机中压片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国大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国大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3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阳角扣件
- 下一篇:用于钢结构的雨篷连接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