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消音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23495.3 | 申请日: | 201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8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马根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伦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10 | 分类号: | F01N1/10;F01N1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消音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音装置,特别地,是一种用于各种发动机的弹性消音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的排气过程中,气体快速冲出排气口,由于压强和速度与外界空气相差悬殊,将会产生巨大噪音,因此,一般都需要安装消音器以减少噪音。
目前的消音器主要包括有吸收式消音器、膨胀式消音器、反射干涉式消音器,吸收式消音器主要利用消音材料对音波进行吸收,从而达到消音效果;膨胀式消音器利用气体膨胀降压原理使噪音气流降压降速,从而削弱噪音;反射干涉式消音器则利用噪音音波反相干涉的原理削弱噪音。
对于噪音气流,经过上述的各种消音器后,其声能最终转化为内能,如消音材料的摩擦热能。然而当噪音气流在快速冲击消音器内部结构时,前述形式的转化效率较低,消音材料和气体难以发生快速升温,即声能来不及被快速转化吸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弹性消音器,它可以将噪音气流的声能高效而快速地转化为其它形式能量,从而达到高效消音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弹性消音器包括进气管、排气管、消音腔;所述进气管一端设于所述消音腔外,另一端设于所述消音腔内,且所述进气管在设于所述消音腔内部分呈螺旋弹簧状,并呈悬梁式设置,其表面布满进气孔;所述排气管一端设于所述消音腔外,另一端设于所述消音腔内,且所述排气管设于所述消音腔内的管壁开满排气孔,且所述排气管的平均管径大于所述进气管的平均管径。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排气管、消音腔表面均设有消音棉。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孔的总面积大于所述进气管的横截面积,从而使从所述进气管进入所述消音腔的噪音气流进行膨胀降压。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消音腔内一端的端部密封,从而使高压气流可以冲击该端部,并将气流动能转化为进气管的动能。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亦呈悬梁状设于所述消音腔内,且设于所述螺旋弹簧状的进气管的中心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的出口呈喇叭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弹性消音器在使用时,噪音气流进入进气管后,冲击进气管管壁,由于所述进气管呈螺旋弹簧状,因此,在气流冲击下极容易发生颤动,从而将气流振动能量(声能)大量转化为进气管动能,之后,气流又通过所述进气孔向所述消音腔内扩散,经若干反射后进一步削弱振动能量,再由所述排气管排出。该弹性消音器可以将噪音气流的声能高效而快速地转化为其它形式能量,从而达到高效消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弹性消音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弹性消音器中噪音气流的能量转化流程示意图。
图3是普通发动机排气管排出的噪音气流的压强曲线示意图。
图4是噪音气流通过本弹性消音器的进气管后的压强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该弹性消音器包括进气管2、排气管3、消音腔1;所述进气管2一端设于所述消音腔1外,另一端设于所述消音腔1内,且所述进气管2在设于所述消音腔1内部分呈螺旋弹簧状,并呈悬梁式设置,其表面布满进气孔21;所述进气管2通过穿在一个焊接于所述消音腔1内表面的管套4内,实现与所述消音腔1的固定,所述进气管2与管套4之间亦焊结;
所述排气管3一端设于所述消音腔1外,另一端设于所述消音腔1内,且所述排气管3设于所述消音腔1内的管壁开满排气孔31,且所述排气管3的平均管径大于所述进气管2的平均管径,所述排气管3亦通过管套4呈悬梁状设于所述消音腔1内,且设于所述螺旋弹簧状的进气管2的中心线上。
所述进气管2、排气管3、消音腔1表面均设有消音棉,应该注意的是,消音棉不将所述进气孔21和排气孔31堵住。
所述进气孔21的总面积大于所述进气管2的横截面积,从而使从所述进气管2进入所述消音腔1的噪音气流进行膨胀降压。
所述进气管2设于所述消音腔1内一端的端部密封,从而使高压气流可以冲击该端部,并将气流动能转化为进气管2的动能。
所述排气管3的出口呈喇叭状,以在排气过程中进一步使气流扩张降压。
下面结合附图阐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与效果:
上述的弹性消音器在使用时,噪音气流进入进气管2后,冲击进气管2管壁,由于所述进气管2呈螺旋弹簧状,因此,在气流冲击下极容易发生颤动,从而将气流振动能量大量转化为进气管2动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伦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伦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34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型阴道模具
- 下一篇:一种手术器械摆放台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