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转换模块及其形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3484.5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0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南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9/08 | 分类号: | H01G9/08;H01G9/20;H01G9/26;H01M14/00;H01L51/46;H01L5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薛义丹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转换 模块 及其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描述涉及一种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光电转换模块。
背景技术
近来,太阳能作为用于取代石油、煤和天然气的可再生能源已受到广泛的关注。根据用于形成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可为硅太阳能电池或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其它的太阳能电池已被广泛地使用和销售。硅太阳能电池使用半导体材料,并基于光电转换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是使用光合作用基于光电化学转换机制的太阳能电池。由于DSSC的理论极限转换效率比典型的硅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极限转换效率高,所以用于提高DSSC的转换效率的机会更多,且DSSC的制造成本可以是典型的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的1/5。另外,因DSSC的广泛适用性而期望高度开发DSSC。
当DSSC吸收阳光时,染料分子中的电子被激发,并且所述电子被注入到半导体氧化物的导带中。注入的电子通过氧化物电极的粒子(particle)之间的晶界移动到导电膜,在染料分子中形成的空穴通过容纳在由密封剂密封的相对的基底之间的电解质而减少,从而产生电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涉及一种包括用于将电解质注入到多个单元电池中的电解质入口的光电转换模块,该光电转换模块减少了电解质入口的数量,从而提高了耐久性和制造良率并减少了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光电转换模块包括:第一光电电池和第二光电电池,每个光电电池包括光电极、面对光电极的对向电极和在光电极上的半导体层,光敏染料吸附到半导体层上。光电转换模块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在第一光电电池和第二光电电池之间延伸的第一密封构件,第一密封构件限定第一光电电池与第二光电电池之间的第一通孔。
光电转换模块还可包括导管,导管与第一通孔对应并相邻。光电转换模块还可包括在导管中以密封导管的填充物。光电转换模块还可包括盖,盖与填充物相邻并被构造为形成双重密封结构以密封导管。
光电转换模块还可包括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第一光电电池和第二光电电池位于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其中,导管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穿过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中的一个。
光电转换模块还可包括围绕光电电池的密封架,其中,导管延伸穿过密封架以与第一通孔连通。第一通孔可在第一光电电池和第二光电电池的第一端,第一密封构件可限定位于第一光电电池和第二光电电池的第二端的第二通孔,第一导管可位于第一光电电池和第二光电电池的第一端,并且第二导光可在第一光电电池和第二光电电池第二端处与第二通孔对应并相邻。
光电转换模块还可包括第三光电电池和第二密封构件,第二密封构件沿第一方向在第二光电电池和第三光电电池之间延伸,第二密封构件限定第二光电电池和第三光电电池之间的第二通孔。光电转换模块还可包括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应并相邻的导管。
光电转换模块还可包括在第一通孔中的填充物,填充物被构造为将第一光电电池与第二光电电池物理地阻挡。光电转换模块还可包括与填充物相邻并被构造为密封光电转换模块的盖。填充物和盖可被构造为物理地阻挡第一导管。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涉及一种形成光电转换模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基底上形成光电极;在光电极上形成半导体层;在半导体层上吸附光敏染料;在第二基底上形成对向电极;在对向电极上形成催化剂层;在第一光电电池和第二光电电池之间设置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密封构件;在第一光电电池与第二光电电池之间的密封构件中设置通孔;将第一基底粘附到第二基底;设置与通孔对应并相邻的导管;利用电解质通过导管和通孔填充第一光电电池和第二光电电池;在通孔中设置填充物以将第一光电电池和第二光电电池物理地阻挡;密封导管。
密封导管的步骤可包括设置填充物来填充导管。密封导管的步骤还可包括提供盖并将盖贴附在导管上。贴附盖的步骤可包括设置粘合剂以将盖粘附在导管上。设置导管的步骤可包括:在第一基底或第二基底中形成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导管。在密封构件中设置通孔的步骤可包括:沿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形成穿过密封构件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34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