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aAs HBT器件的超高速8/9双模预分频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22835.0 | 申请日: | 201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4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吕红亮;项萍;张玉明;张金灿;杨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3L7/18 | 分类号: | H03L7/18 |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aas hbt 器件 超高速 双模 分频器 | ||
1.一种基于GaAs HBT器件的超高速8/9双模预分频器,包括:
2/3双模分频器(300),用于根据模式选择逻辑电路(500)的输出信号对来自压控振荡器的高频信号(301)除以2或3,得到输出信号送给异步除4分频器(400);
异步除4分频器(400),用于对2/3双模分频器(300)的输出信号进行4分频后输出,并另外产生两个输出信号送给模式选择逻辑电路(500);
模式选择逻辑电路(500),用于接收程序分频器(200)的输出信号和异步除4分频器400的两个输出信号,得到的输出信号送给2/3双模分频器(300);
其特征在于:
2/3双模分频器(300)包括两个嵌入与非门的D触发器(310,320),每个嵌入与非门的D触发器中的晶体管均采用GaAs材料的单异质结双极晶体管,该单异质结的材料为InGaP/GaAs;
异步除4分频器(400)包括两个异步连接的D触发器(410,420),每个D触发器中的晶体管均采用GaAs材料的单异质结双极晶体管,该单异质结的材料为InGaP/GaAs;
模式选择逻辑电路(500)包括一个三输入或非门(510)和一个非门(520),这两个逻辑门均采用GaAs材料的单异质结双极晶体管,该单异质结的材料为InGaP/GaA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8/9双模预分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与非门的D触发器,包括:第一差分电路(Q1,Q2),第二差分电路(Q3,Q4),第三差分电路(Q5,Q6),第四差分电路(Q13,Q14),第五差分电路(Q15,Q16),第一交叉耦合电路(Q7,Q8)以及第二交叉耦合电路(Q15,Q16),其中:
第一差分电路(Q1,Q2)与第二差分电路(Q3,Q4)连接组成一个与非门;该与非门和第一交叉耦合电路(Q7,Q8)分别与第三差分电路(Q5,Q6)连接,组成一个嵌入与非门的锁存器;该嵌入与非门的锁存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射极跟随器(Q9,Q10)和第二射极跟随器(Q11,Q12)相连;第四差分电路(Q13,Q14)和第二交叉耦合电路(Q17,Q18)均与第五差分电路(Q15,Q16)连接,组成第一锁存器,该锁存器的输出端与第三射极跟随器(Q19,Q20)以及第四射极跟随器(Q21,Q22)相连,使输出电平符合后级电路输入电平的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8/9双模预分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步连接的D触发器,包括:第六差分电路(Q29,Q30),第七差分电路(Q31,Q32),第八差分电路(Q35,Q36),第九差分电路(Q37,Q38),第三交叉耦合电路(Q33,Q34)以及第四交叉耦合电路(Q39,Q40),其中:
第六差分电路(Q29,Q30)和第三交叉耦合电路(Q33,Q34)均与第七差分电路(Q31,Q32)连接,组成第二锁存器,该第二锁存器的输出与第八差分电路(Q35,Q36)相连;第八差分电路(Q35,Q36)和第四交叉耦合电路(Q39,Q40)均与第九差分电路(Q37,Q38)连接,组成第三锁存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8/9双模预分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输入或非门(510),包括:第十差分电路(Q43,Q44),第十一差分电路(Q45,Q46)以及第十二差分电路(Q47,Q48),其中:
第十差分电路晶体管(Q43,Q44)与第十一差分电路(Q45,Q46)相连,第十一差分电路(Q45,Q46)与第十二差分电路(Q47,Q48)相连,第十二差分电路(Q47,Q48)的交流地与用作电流源的晶体管(Q49)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8/9双模预分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门(520),包括第十三差分电路(Q50,Q51)和晶体管(Q52),晶体管(Q52)的集电极与第十三差分电路(Q50,Q51)的交流地相连,为第十三差分电路(Q50,Q51)提供稳定的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28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频系统群时延测试方法
- 下一篇: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