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压缩、折叠式地埋垃圾库的工作流程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22094.6 | 申请日: | 201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列 |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46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压缩 折叠式 垃圾 工作 流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库工作处理工艺,具体为可压缩、折叠式地埋垃圾库的工作流程。
背景技术
在城市、县城、镇乡和村庄,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一般采取在居民点附近建立垃圾库。居民将垃圾倒于垃圾库内后,集中起来再用垃圾车转运至垃圾站进行处理。以前的垃圾库是建于地面以上,既占用空间不雅观,又臭味四散,污染环境,于是就有了地埋式垃圾库的诞生。目前,国内现有的地埋式垃圾库大都采取以箱式的结构安设于地面以下,为了使箱体安全的从地下升到地面以上并装入垃圾车中,现有结构包括有以下几种:1、采用直升降式三级液压油缸和四级油缸套筒,油缸套筒为圆柱形,该液压装置底部通过法兰固定在地面上,顶部通过法兰固定垃圾箱;如专利号为:200620034277.7的地埋式垃圾库;2、采用交叉支架剪式支撑液压缸升降。液压伸缩油缸在交叉支撑架之间垂直上顶,迫使支撑架合拢而使位于支撑架上的垃圾箱向上升起,如我国专利号200620005365.4的地埋式垃圾库;3、采用油缸支撑双臂,使双臂摆动举升垃圾箱,然后再自动卸倒垃圾,如我国专利号为:200920127705.4的地埋式垃圾库;以上几种专利基本代表了我国地埋式垃圾库目前的先进水平,但同时,他们又各自有着自身工作过程中的重大缺陷;1、采用直升降式三级液压油缸或四级油缸专利的地埋式垃圾库,它在工作时有如下缺陷:a、运输车必须行驶到地埋坑正上方的车桥轨道上,这对车桥轨道的质量和运输车驾驶员的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增加了安全隐患;b、垃圾箱举升到一定高度后,进行下开口直卸倾倒时,因操作台位置固定,致使在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垃圾倾洒至坑内,造成非常困难的坑内清理的工作;c、垃圾倾倒完成后,垃圾箱下降至坑内时,液压系统的控制为自重下降,极易产生三级液压油缸或四级油缸下降不同步,造成操作人员操作困难;d、因液压系统的控制为自重下降方式,无法实现真正的垃圾装车压缩整理。2、采用交叉支架剪式支撑液压缸升降的地下垃圾站,它在工作时有如下缺陷:a、交叉支架剪式支撑必须放置在垃圾箱正下方,无法避免废水等对垃圾箱及运行机构产生的腐蚀等问题;b、因垃圾为举升后从箱体内推出,对运输车辆有特定的要求,无法适应所有车型;c、垃圾箱为箱内压缩,致使箱体大,地坑大,占地多、安装困难;d、控制没有实现自动化,无法实现一人操作运行。3、采用油缸支撑双臂的垃圾库,它在工作时有如下缺陷:a、支撑双臂无法升缩,致使举升高度固定,对运输车辆有大小要求,对垃圾不可压缩,运输车载量得不到提升。b、由于举升高度固定,在举升到位后,下开门卸倒垃圾时极易造成垃圾向四方洒落;c、箱体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方向始终垂直向下,造成地坑大,占地多;d、因垃圾的堆放不可能在垃圾箱内平均,易造成箱体重心偏离,使箱体不能方向始终垂直向下,造成卸倒垃圾时对不正运输车。以上各产品的问题使垃圾在收集、运输、整理过程中都增加了难度,使得垃圾收集、运装的成本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装饰效果更强,压缩后装载量更大且节省装车时间,减少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垃圾转运的运行成本的可压缩、折叠式地埋垃圾库的工作流程。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可压缩、折叠式地埋垃圾库的工作流程,其特征在于:该流程主要包括如下工序:
第一个动作移出垃圾库,大臂翻转油缸伸出,摆动大臂举升缸同步缓缓地举升垃圾库移出地坑,垂直于地面,停止;
第二个动作垃圾箱体翻转,箱体翻转油缸伸出,摆动箱体,使下开门垂直向下,停止;
第三个动作举升垃圾库,大臂举升缸伸出,将垃圾库缓缓地举升侄5米高度,停止。垃圾车再缓缓的倒入地平面上的划线停车位,停止;
第四个动作垃圾装车,根据垃圾车高度再升降大臂举升缸,控制高低再由下开门油缸打开下开门,使其垃圾装车不外泻;
第五个动作压缩车载,垃圾装车完成,上升关闭垃圾库下开门。蓬松的垃圾,就垃圾箱体又用大臂举升缸下降,大体把蓬松的垃圾在垃圾车上压实,以便留出更多的车载空间,提高车载效率;
第六收缩折叠垃圾库 复员外观,上升垃圾库,垃圾装车压缩完成,开出垃圾车,再反向操作,大臂举升缸下降侄3米高度,箱体翻转油缸再摆动箱体90度,大臂翻转油缸收回至地坑,复员外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列,未经杨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20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目视觉的船舶钢板动态三维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旋杆式边框顶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