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变色显示元件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22080.4 | 申请日: | 201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3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藤村浩;平野成伸;八代彻;内城祯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G02F1/1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宋莉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显示 元件 | ||
1.电致变色显示元件,包括:
显示基板,
至少一个显示电极,
反电极,
反基板,
至少一个与所述显示电极接触的电致变色层,和
在所述电致变色层和所述反电极之间的电解质层,
其中所述电解质层含有具有三维交联结构的基体树脂、以及液晶化合物和电解质的混合物,和
其中所述液晶化合物和电解质的混合物作为连续相分散在所述基体树脂中。
2.电致变色显示元件,包括:
显示基板,
彼此间隔的多个显示电极,
分别与所述多个显示电极接触的多个电致变色层,
反基板,
反电极,和
所述反电极和位于最靠近所述反电极的显示电极之间的电解质层,
其中所述电解质层包含具有三维交联结构的基体树脂、以及液晶化合物和电解质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液晶化合物和电解质的混合物作为连续相分散在所述基体树脂中,和
其中显示电极中的一个与另一显示电极或任意其它显示电极之间的电阻大于所述显示电极中的一个的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显示元件,其中所述基体树脂是由能紫外线固化的树脂材料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显示元件,其中所述电致变色层含有导电细颗粒或半导体细颗粒,所述导电细颗粒或半导体细颗粒在它们的表面上携带电致变色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变色显示元件,其中所述电解质层是如下形成的:将紫外线通过所述反基板或所述显示基板施加到所述液晶化合物和电解质的混合物、以及所述基体树脂的能聚合单体或低聚物,使所述能聚合单体或低聚物聚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显示元件,其中所述基体树脂是由能紫外线固化的树脂材料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显示元件,其中各所述电致变色层含有导电细颗粒或半导体细颗粒,所述导电细颗粒或半导体细颗粒在它们的表面上携带电致变色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变色显示元件,其中所述电解质层是如下形成的:将紫外线通过所述反基板或所述显示基板施加到所述液晶化合物和电解质的混合物、以及所述基体树脂的能聚合单体或低聚物,使所述能聚合单体或低聚物聚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20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钢化、折弯、着色一体化工艺
- 下一篇:地板清洁器用底座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