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力发电厂原煤仓免堵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1464.4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5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左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88/64 | 分类号: | B65D88/64;B65D88/6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力发电厂 煤仓 免堵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燃煤传输系统中,在原煤仓下部管道横截面最窄部分的免堵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火力发电厂原煤仓中频繁发生的堵煤,直接的原因可归为燃煤质量不高所致,其中包括煤粉的潮湿、粘土含量过大以及结冰结块等。但主要的原因也在于管道缩颈处由于管道变窄导致的质量不高的煤粉的桥接。要解决此问题,首先应控制煤粉的质量,其次从源头上,应该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避免煤粉桥接现象的发生。
现有的解决方法中,目前常用的有发生堵煤后的外力(人工或机械)震打,其优点为结构简单(人工击打不需要对原煤仓结构重新设计),缺点则为人工工作强度大,对管道的结构可靠性有影响。其最大的问题还是效果不好、效率不高。堵住的煤粉有可能越击打越密实。另外也有人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设计结构,如回转壁式旋转防堵煤结构,缩颈处倾斜壁局部负倾角的异形设计加机械击打等。其皆由于结构的复杂及成本的大增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其除堵效果也有待检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火力发电厂原煤仓中,在截面最小部分发生的堵煤现象,提供一种有效解决煤粉桥接的免堵煤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火力发电厂原煤仓免堵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方最小缩颈处的易堵煤部分,包括第一、第二收缩段,第一收缩段与上面管道连接后,通过两边对称分布的第一收缩斜面将上面管道的大截面方形收缩成矩形,然后连接第二收缩段,第二收缩段通过两边对称的第二收缩斜面将第一收缩段矩形收缩成小截面方形。
上述方案中,在第一收缩段两边对称的第一收缩斜面对称面、第二收缩段两边对称的第二收缩斜面对称面,均设置中间隔板。
在靠近第一收缩斜面内壁、第二收缩斜面内壁均设置滚动的斜面传送带。
在靠近第一收缩段和第二收缩段中间隔板的两侧壁均设置滚动的垂直传送带。
所述斜面传送带和垂直传送带由金属板带与滚柱组成。
相对斜面传送带下部的第一收缩斜面和第二收缩斜面内壁均设置有刮板。
与现有四边同时收缩的原煤仓出煤管道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使用矩形变截面管道,将管道收缩部分分为上下两个阶段完成,每个阶段只使管道在一个方向(两边)收缩,避免了燃煤在四边发生桥接的可能,使桥接几率下降50%。
在管道中心设置中心隔板,进一步阻止燃煤在这个方向桥接的形成。燃煤通过这样的结构将基本不可能形成桥接,剔除了燃煤形成桥接的基础。
进一步的创新是在管道收缩斜面表面,设置滚动传送带,达到使原来煤粉与管道表面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降低煤粉与管道滑动阻力,减少煤粉堆积的目的。同样地,如有必要,也可在中心隔板上设置滚动传送带。传送带的下部最好设置刮板,以有效清除粘附于传送带表面的燃煤。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免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正视图(第一收缩段剖视);图1b为侧视图(第二收缩段剖视)。
图2为图1中的斜面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1、第一收缩段;2、第二收缩段;3、斜面传送带;4、垂直传送带;5、第一收缩斜面;6、中间隔板;7、第二收缩斜面;8、金属板带;9、刮板;10、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有效解决燃煤堵塞的问题,本发明从三个方面破除在输煤管道缩颈处煤粉桥接的基础。
(1)使用矩形截面管道,管道收缩处分步收缩。
如图1所示,将管道收缩部分分为第一、第二收缩段1、2完成,每个收缩段只使管道在两边收缩(现有技术是四边同时收缩),首先,与上面管道连接的第一收缩段1将大截面方形收缩成矩形;然后连接第二收缩段2,第二收缩段将矩形收缩成小截面方形。这一结构设计一方面减少了燃煤在一个方向发生桥接的物理基础,避免了燃煤在四边发生桥接的可能,使桥接几率下降50%,另一方面为下一步滚动传送带及中间隔板的设置提供方便(图1)。
(2)第一、第二收缩段设置中间隔板
在管道两对称的收缩斜面5、7对称面设置中间隔板6,可进一步阻止燃煤在这个方向桥接的形成。由于桥接的形成至少要求在两头存在斜边,现在对于由中间隔板隔成的两个通道,缩颈处只在四个面的一个面上存在斜面。因此,燃煤通过这样的结构将基本不可能形成桥接。剔除了燃煤形成桥接的基础。
(3)在收缩斜面内壁设置滚动传送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14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