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充气卫星的体装式抛物面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0793.7 | 申请日: | 201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0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苗常青;刘畅;卫剑征;田爽;王长国;王友善;杜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9/12 | 分类号: | H01Q19/12;H01Q19/13;H01Q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充气 卫星 体装式 抛物面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充气卫星的体装式抛物面天线,属于卫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卫星的天线均是以体外附件的形式安装到卫星上。然而随着卫星功能的不断提升,对于天线口径的尺寸要求越来越大,天线的这种安装方式导致了一方面卫星发射的技术对于口径尺寸的增加是一个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天线作为体外附件,尺寸提高之后随之带来了结构挠性增加的问题也变得更加严重。由于结构振动基频较低,使得星载天线的形面精度难于保证,从而导致整个卫星收发信号的精度和强度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天线作为卫星体外附件的安装方式而导致天线口径增大困难以及使结构振动基频降低引起的整个卫星收发信号的精度和强度大大降低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充气卫星的体装式抛物面天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抛物面结构的天线反射面、支撑环、支撑管、拉索、馈源和馈源支架,支撑环内固定有抛物面结构的天线反射面,支撑管的下端与支撑环相连接,支撑管与抛物面结构的天线反射面之间连接有拉索,馈源设置在抛物面结构的天线反射面的下侧,馈源与支撑环之间连接有馈源支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解决了天线作为卫星体外附件的安装方式而导致天线口径增大困难以及使结构振动基频降低引起的整个卫星收发信号的精度和强度大大降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体装式天线相比于以往天线作为卫星体外附件的安装方式,对增大天线的有效口径十分有利,而且有利于提高卫星总体的结构刚度、振动基频,大大改善了卫星的整体动力学特性并且提高了卫星收发信号的精度和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于充气卫星的体装式抛物面天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于充气卫星的体装式抛物面天线(见图1),包括:抛物面结构的天线反射面1、支撑环2、支撑管3、拉索4、馈源5和馈源支架6,支撑环2内固定有抛物面结构的天线反射面1,支撑管3的下端与支撑环2相连接,支撑管3与抛物面结构的天线反射面1之间连接有拉索4,馈源5设置在抛物面结构的天线反射面1的下侧,馈源5与支撑环2之间连接有馈源支架6。
所述抛物面结构的天线反射面1由抛物面形状的表面金属化的薄膜或金属网或外表面附着金属网的薄膜构成。
1)表面金属化的薄膜可以反射电磁波,且具有很好的气密性,其实施方式为:发射入轨后,金属化薄膜反射面充气展开,从而形成抛物面薄膜反射面,同时,安装在支撑环和反射面之间的连接拉索对抛物面有一定的拉紧作用,从而可以更好的控制抛物反射面的形状和精度,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反射面的结构刚度,提高其动力学性能。其实施方式为:支撑环首先充气展开并拉开金属化薄膜反射面,支撑环电加热刚化,金属化薄膜反射面充气展开,同时,支撑管充气展开并拉紧拉索,拉索进一步张紧金属化反射面成型,然后金属化反射面和支撑管电加热刚化,从而形成刚性支撑并刚化的金属化薄膜反射面。
2)所采用的金属网是专用的天线反射面金属网,金属网反射面能够反射电磁波,且具有很好的弹性,但不具有气密性。其具体实施方式为:金属网反射面安装在充气环上,发射入轨后,充气环充气展开并拉开金属网反射面基本成平面状态,充气环电加热刚化,然后支撑管充气展开并拉紧拉索,拉索张紧金属化反射面成型为抛物面形状天线反射面,同时,支撑管电加热刚化成型并固定成型的抛物面金属网反射面。
3)外表面附着金属网的薄膜既具有薄膜的气密性,可以充气展开,又具有金属网的电磁反射特性和一定的弹性,其具体实施方式为:发射入轨后,支撑环首先充气展开并拉开附着金属网的薄膜反射面,支撑环电加热刚化,附着金属网的薄膜反射面充气展开,同时,支撑管充气展开并拉紧拉索,拉索进一步张紧附着金属网的薄膜反射面成型,然后支撑管电加热刚化,从而形成刚性支撑并刚化的附着金属网的薄膜反射面。
所述支撑环2对抛物面结构的天线反射面1的边缘进行支撑,并且与充气卫星壳体9的内表面相连通。拉索4用于连接支撑管3和抛物面结构的天线反射面1,拉索4位于支撑管3的下方,垂直于抛物面结构的天线反射面1的上表面。馈源5位于抛物面结构的天线反射面1的焦点处,通过馈源支架6与支撑环3相连接。支撑管3的上端与充气卫星的卫星核7相连接,卫星核7与充气卫星壳体9之间连接有壳体支撑管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0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罐加热装置
- 下一篇:贴窗机印胶模版的粘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