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荨麻疹的药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20131.X | 申请日: | 2011-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4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田防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防震 |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P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荨麻疹 药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药剂。
背景技术
荨麻疹又称为瘾疹,是伴有瘙痒的皮肤一过性的局部水肿,反复发作,是真皮肥细胞释放出的以组织胺主的各种化学递质的作用,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的皮肤病变皮疹反复发作病程超过1月者称慢性荨麻疹,其病因复杂,迁延难愈,尤其是儿童患此病后,不利于长期服用抗组织胺药物,故临床治疗上很棘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荨麻疹的药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荨麻疹的药剂,它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五味子3-10份、黄柏10-20份、黄芪10-30份、莱菔子10-30份、桂枝5-15份、金银花5-10份、荆芥5-15份、女贞子10-20份、防风10-20份和紫金皮10-20份。
优选地,它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五味子5份、黄柏15份、黄芪20份、莱菔子20份、桂枝10份、金银花5份、荆芥10份、女贞子15份、防风15份和紫金皮15份。
优选地,所述药剂为片剂、分散片、速溶片、散剂或颗粒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荨麻疹的药剂中使用天然药物,经临床应用发现,具有作用迅速、治疗效果明显、耐受性好、成本低廉、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1本发明散剂的制备
取五味子50克、黄柏150克、黄芪200克、莱菔子200克、桂枝100克、金银花50克、荆芥100克、女贞子150克、防风150克和紫金皮150克,粉碎,过100目筛,然后加入蔗糖350克,混匀,装入100袋中即得。
实验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25~45岁,平均32岁。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 001.8-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47]。①反复发作,皮损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斑块,境界清楚。②皮疹时起时消,单一皮损消退不超过24h,剧烈瘙痒,发无定处,消退后不留痕迹。③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泻或呼吸道症状。④皮疹反复发作,经过3月以上不愈者。⑤皮肤划痕试验阳性。
使用实施例1中制得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其中一天3次,每次一袋,治疗1月为一个疗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之疗效评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治愈:风团消退,临床体征消失,不再发作者;好转:风团消退30%,或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延长,搔痒等症状减轻者;未愈:风团及搔痒无明显改善者,或消退不足30%。
经过有一个疗程的观察,发现有40位患者治疗效果全部为治愈,并且在整个治疗期间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在治疗一个疗程后每周均对患者进行随访,持续半年,并未发现复发的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防震,未经田防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01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