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态铜包钢线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9701.3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4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良;陈金兰;方彪;潘超鹰;董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浦江县百川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08;H01B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柯奇君 |
地址: | 3222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态铜 包钢 生产工艺 | ||
1.一种软态铜包钢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列步骤:(1)拉拔,将钢丝母材进行剥壳去氧化皮,再将去氧化皮后的钢线经过酸电解、水洗、硼化、高频加热烘干,最后将烘干的钢线拉拔至直径1.8-2.4mm;(2)高温回火,将拉拔后的钢线放入真空回火炉中进行高温热处理,回火温度780-830℃之间,加热时间控制在5-6小时之间,然后保温5-6小时,接着冷却至560-600℃,冷却时间控制在12-13小时之间,再开冷风机冷却至300℃左右出炉,冷却时间控制在2-3小时之间;(3)电沉积前处理,将直径为1.8-2.4mm的钢线用盐酸溶液进行酸洗,去除钢线表面的氧化皮,然后再进行水洗,去除钢线表面酸洗工序中残留的酸洗液,将水洗后的钢线用碳酸钠进行碱中和,去除上道水洗工序没有完全洗清干净的酸洗液;(4)酸电解,对经电沉积前处理后的钢线用硫酸溶液进行酸电解,进一步去除钢线表面的氧化皮,并活化钢线表面;(5)水洗,去除上道工序中残留的酸洗液;(6)预处理电沉积,将水洗后的钢线通过氢氧化钾及硫酸铜混合液进行预处理电沉积,生成铜包钢线;(7)水洗,去除上道工序残留的溶液;(8)厚处理电沉积,将水洗后的铜包钢线进行进一步的硫酸盐厚处理电沉积;(9)水洗,去除上道工序中表面残留的电沉积液;(10)防氧化,将水洗后的铜包钢线用防氧化剂进行防氧化处理;(11)干燥,将防氧化处理后的铜包钢线进行干燥处理;(12)拉拔,将干燥后的铜包钢线拉拔至直径在0.52-0.72mm之间;(13)水洗,将拉拔后的铜包钢线进行水洗,去除铜包钢线表面的油脂;(14)防氧化处理,将水洗后的铜包钢线用防氧化剂进行防氧化处理;(15)高温回火,将防氧化处理后的铜包钢线进行高温回火,回火温度780-830℃之间,加热时间控制在5-6小时之间,然后保温5-6小时,接着冷却至560-600℃,冷却时间控制在12-13小时之间,再开冷风机冷却至300℃左右出炉,冷却时间控制在2-3小时之间;(16)抛光,将高温回火后的铜包钢线进行抛光,抛光后铜包钢线直径在0.5-0.7mm之间,延伸率≥8%;(17)防氧化,将抛光后的铜包钢线进行防氧化处理;(18)收线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态铜包钢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电沉积前处理采用体积比在40%-60%之间的盐酸溶液进行酸洗,步骤(4)中用体积比在15%-25%的硫酸溶液对钢线进行酸电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态铜包钢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厚处理电沉积后的铜层厚度在0.002-0.024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态铜包钢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母材是直径为6.5mm或者5.5mm的低碳钢M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态铜包钢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硼化是将钢线浸入硼砂溶液中,硼砂溶液温度在75-85℃之间,使钢线表面形成硼化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态铜包钢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母材的直径为6.5mm或5.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浦江县百川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浦江县百川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97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包铝线阳极氧化辅助低压绝缘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铝丝铠装型超高压电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