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品防水组合剂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9087.0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5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莫家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辰针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292 | 分类号: | D06M13/29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品 防水 组合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品防水组合剂的配方。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经防水处理的纺织面料在吸水吸汗后,水、汗渗透到面料背面而影响织物外观及舒适性,限制了其在日常生活以及雨天、暑天、高温、野外等特殊气候、特殊环境中的应用。
防水处理是通过在面料表层添加防水溶剂以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涂层。典型的织物防水组合物是在防水剂中加入交联剂和增稠剂,混合均匀后涂布在织物上。交联剂是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一般在200-600之间,具有2个或者更多的针对特殊基团(氨基、巯基等)的反应性末端,可以和含有相应特殊基团的大分子结合,从而使多个大分子相互键合交联成网络结构的物质。增稠剂可使溶剂稠厚,促进粘合并具有乳化作用,能提高防水涂料对的纺织品的附着力,从而使纺织品获得更耐久的防水性能。
防水处理工艺的关键是控制涂层的厚度。涂层厚度低时,防水效果差,使用耐久性差,不能满足防水透湿的基本需要;涂层厚度大时,因涂胶量大而成本高,也大大降低织物的透气透湿性,影响穿着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品防水组合剂,该组合剂广泛适用于合成纤维、天然纤维及其混纺交织物,并通过优化的配比达到方便涂布的粘稠度,可解决现有纺织品防水处理技术中防水涂层厚度难以控制的问题,使织物获得耐久的防水性能,且不影响加工织物的透气透湿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组合剂,包括防水剂、交联剂、增稠剂及水。其中,若以防水剂用量为100份重量单位,交联剂用量为15-21.5份重量单位,增稠剂用量为14-20份重量单位,水的用量为870-1300份,组合剂粘度在3700-4000厘泊之间。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交联剂用量为15份重量单位。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交联剂为磷酸三甲酚酯。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增稠剂用量为14份重量单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适用范围广泛。可用于涤纶丶尼龙等合成纤维,棉丶丝丶毛等天然纤维,以及混纺交织物。
2. 具有耐久的防水效果。
3. 不影响加工织物的透气透湿性。
4. 可根据需求进行单面防水加工或双面防水加工。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优化的防水剂组合物成分配比,使加工织物获得耐久的防水性能,且不影响织物的透气透湿性,保持织物的手感。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若以防水剂的用量为100份重量单位,则水为870份重量单位。交联剂用量为15份重量单位,增稠剂TCF (磷酸三甲酚酯)用量为14份重量单位。混匀后的分散体粘度达到4000厘泊。其中,防水剂用量约占组合剂总重量的10%,交联剂约占总重量的1.5%,增稠剂约占总重量的1.4%。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若以防水剂的用量为100份重量单位,则水为1300份重量单位。交联剂用量为21.5份重量单位,增稠剂TCF (磷酸三甲酚酯)用量为20份重量单位。混匀后的分散体粘度达到3700厘泊。其中,防水剂用量约占组合剂总重量的7%,交联剂约占总重量的1.5%,增稠剂约占总重量的1.4%。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若以防水剂的用量为100份重量单位,则水为1115份重量单位。交联剂用量为18份重量单位,增稠剂TCF (磷酸三甲酚酯)用量为18份重量单位。混匀后的分散体粘度达到3820厘泊。其中,防水剂用量约占组合剂总重量的8%,交联剂约占总重量的1.4%,增稠剂约占总重量的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辰针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辰针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90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室内降水井封堵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铜砷镍分离净化铜电解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