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火针所用药垫的配方和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18774.0 | 申请日: | 2011-05-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8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仲慧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慧卿 |
| 主分类号: | A61K36/54 | 分类号: | A61K36/54;A61K36/324;A61M37/00;A61P19/02;A61P19/08;A61P29/00;A61P17/00;A61P11/06;A61P11/00;A61P1/00;A61P1/12;A61K33/36;A61K3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5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雷火针 用药 配方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针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雷火针所用药垫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雷火针作为“中华第一针”,具有数百年历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治疗风湿性疾病领域具有神奇功效。雷火针,古代又称为雷火神针。首见于明·《本草纲目》:“雷火神针法:用熟蕲艾末一两,乳香、没药、穿山甲、硫黄、雄黄草乌头、川乌头、桃树皮未各一钱,麝香五分为末,拌艾。以厚纸裁成条,铺药艾于内,紧卷如指大,长三四寸,收贮瓶内,埋地中七七日,取出。用时于灯上点着,吹灭,隔纸十层,乘热针于患处,热气直入病处。”本法是一种艾灸法,之所以称为“针”,是因为操作时,实按于穴位之上,类似针法之故。雷火针法,在其他明清医藉诸如《针灸大成》、《外科正宗》、《种福堂公选良方》等都有记载,但其配方用药各有差异。
古法中药垫主要是面纸10余层或棉布5~7层;以雷火针点燃,正对穴位,紧按在面纸或棉布上,稍留1~2秒钟,使药气温热透入深部,至病者觉烫不可忍,略提起药艾条,待热减后再行按压续,对药布垫中是否使用中药配方等未作解释。
现在可见到的报道中药垫有三种,一、药包垫取红布或其他干棉布1段,长80cm,宽5cm,将布的一端铺上常用灸疗膏药5mm厚,然后把布折叠成7~10层,用线缝合即可;二、药布垫取市售伤湿止痛膏、追风膏等粘贴在长100cm,宽8cm的干棉布头端上下两面各1张,再每折叠一层平贴1张,每贴1张内里都铺上薄薄一层七厘散或丁香、肉桂药末;折至5层,共贴有7张后,将余下布段全部包叠完,用线缝合使用;三、药敷垫用灸疗膏或市售外用敷料膏剂(如止痛消炎膏等),涂在纱布上按常规敷药方法固定敷于患处,外隔7层厚棉纸使用。综上三种所述可以看出,药布垫均没有提供合理的配方,应该不属于雷火针所需药布垫。
发明内容
为保留这一中华瑰宝,本人在结合祖传雷火针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将雷火针法分成灸具、药垫、外用膏和施灸手法四大部分,使此项中医技术可以得到广泛的推广;其中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雷火针所用药垫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雷火针所用药垫的配方和制作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雷火针所用药垫的配方,按重量份为:
乳香3~6;雄黄8~15;硫磺8~15;樟脑8~15;冰片8~15。
将上述配方制成本发明药垫的制作方法是:
(1)将上述中药组分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研成粉末;
(2)将上述研成粉末后的中药组分放入药袋中;将此药袋装入预先缝制好的多层垫中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使用上述中草药所制作的药垫配合灸具、外用膏,主治肩周炎、关节炎、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小面积白癜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胃脘疼、腹泻;
(2)本发明为外用药,无毒、副作用,对身体器官不造成伤害;
(3)中草药的原料来源丰富,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乳香3克;雄黄8克;硫磺8克;樟脑8克;冰片8克,混合后搅拌均匀,研成粉末,将上述研成粉末后的中药组分放入纸质包装药袋中,封住药袋开口;将此药袋装入预先缝制好的多层垫中,所述多层垫选择棉布材料缝制,一般为5~6层,药袋装至装至最外层与邻近最外层所形成的空隙内即可;使用时,点燃雷火针的灸具,按照施灸手法,将此药垫装有药袋的那层置于患者相应穴位处,以灸具紧按在此药垫上正对穴位处,停留至患者觉烫不可忍,提起灸具,使药气温热透入穴位,待热减后再行按压;使用本药垫配合雷火针所用灸具、外用膏对患有肩周炎、关节炎、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小面积白癜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胃脘疼、腹泻的患者实施灸疗,疗效显著。
实施例2:
取乳香5克;雄黄10克;硫磺10克;樟脑10克;冰片10克,混合后搅拌均匀,研成粉末,将上述研成粉末后的中药组分放入纸质包装药袋中,封住药袋开口;将此药袋装入预先缝制好的多层垫中,所述多层垫选择棉布材料缝制,一般为5~6层,药袋装至靠近患者身体的那一层即可,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实施例3:
取乳香6克;雄黄15克;硫磺15克;樟脑15克;冰片15克,混合后搅拌均匀,研成粉末,将上述研成粉末后的中药组分放入纸质包装药袋中,封住药袋开口;将此药袋装入预先缝制好的多层垫中,所述多层垫选择棉布材料缝制,一般为5~6层,药袋装至靠近患者身体的那一层即可,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以上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药垫的一种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慧卿,未经仲慧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8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造损纸流程工艺
- 下一篇:硫化锂铁的制造方法及硫化锂过渡金属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