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绕连续叠片式方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8738.4 | 申请日: | 201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8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堂;朱耀平;秦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唐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4/13;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张朝元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连续 叠片式 方型 锂离子 动力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绕连续叠片式方型锂离子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得以广泛应用,并使锂电池向更高能量、更大电流的方向发展。现今制作锂电池电芯较为普遍的方法是采用卷绕式和叠片式两种方式。对于传统的卷绕式制造方法,由于正、负电极片的极耳焊接在条状集流体电极片的一端,电池充放电时仅通过单端连接集流体,对电池充放电的均衡性有一定影响,内阻相对偏高,大电流放电性能较差,限制了该结构的锂电池在动力电池上的应用;其次卷绕后电池需要在集流体上焊接极耳,使其厚度约增加一个极耳的厚度(极耳的厚度一般在0.1mm左右)。
为了克服上述卷绕式锂电池在大充放电流时的不良特性,目前一般采用叠片式方法制造动力锂电池。叠片式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过程中,一般采用模切方式对正极片、负极片进行制片,由于工艺问题,制片时在正极片、负极片边缘将产生10~20um的毛刺,极易刺破隔膜,影响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卷绕连续叠片式方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将传统的Z型叠片方式,改为卷绕连续叠片方式,以克服现有产品中上述方面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卷绕连续叠片式方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卷绕连续叠片式方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本体由正极片组、第一隔膜、负极片组和第二隔膜相互叠加,以卷芯为中轴卷绕而成。
所述正极片组由若干个正极片横向排列构成,每两个正极片之间的距离由正负极片与隔膜的厚度而定,正极片间隔留白宽度计算公式如下:
正极片第n段留白宽度 Ln=
第n段圆心角
式中:H为1/2卷芯厚度,H1为正负极片与隔膜厚度之和,H2为正负极片中的铜箔铝箔与隔膜厚度之和,n为第n个间隔处,θn为第n段的圆心角,B为隔膜单边大于正极片的尺寸。
所述负极片组由若干个负极片横向排列构成,每两个负极片之间的距离由正负极片与隔膜的厚度而定,负极片间隔留白宽度计算公式如下:
负极片第n段留白宽度 Ln=
第n段圆心角
式中: H为1/2卷芯厚度,H1为正负极片与隔膜厚度之和,H2为正负极片中的铜箔铝箔与隔膜厚度之和,n为第n个间隔处,θn为第n段的圆心角,A为隔膜单边大于负极片的尺寸。
所述正极片组上的若干正极片之间的空隙及边缘均涂有绝缘胶,防止析锂。
所述第二隔膜右端的边缘长于上端负极片组一个极片的宽度109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卷绕连续叠片式结构,在动力电池卷绕R角处,正极片、负极片为留白处,没有活性材料,取消了叠片式动力电池正极片、负极片制片工艺;杜绝了叠片式动力电池正极片、负极片毛刺对动力电池安全性的影响;回避了卷绕式电池R角活性材料掉粉的缺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卷绕连续叠片式方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卷绕连续叠片式方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正极片组;2、负极片组;3、第一隔膜;4、第二隔膜;5、正极片;6、负极片;7、卷芯;8、绝缘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卷绕连续叠片式方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卷绕连续叠片式方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本体由正极片组1、第一隔膜3、负极片组2和第二隔膜4相互叠加,以卷芯7为中轴卷绕而成。
所述正极片组1由若干个正极片5横向排列构成,每两个正极片5之间的距离由正负极片与隔膜的厚度而定,正极片间隔留白宽度计算公式如下:
正极片第n段留白宽度 Ln=
第n段圆心角
式中:H为1/2卷芯厚度,H1为正负极片与隔膜厚度之和,H2为正负极片中的铜箔铝箔与隔膜厚度之和,n为第n个间隔处,θn为第n段的圆心角,B为隔膜单边大于正极片的尺寸。
所述负极片组2由若干个负极片6横向排列构成,每两个负极片6之间的距离由正负极片与隔膜的厚度而定,负极片间隔留白宽度计算公式如下:
负极片第n段留白宽度 Ln=
第n段圆心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唐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唐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87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