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板材线材运输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17969.3 | 申请日: | 2011-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7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雷定猷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定猷 |
| 主分类号: | B61D45/00 | 分类号: | B61D45/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板材 线材 运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运输宽厚板材料和重线材运输方面,特别是一种铁路板材线材运输架。
背景技术
铁路现行普通平车的高度一般大于1170mm,宽度为2900mm至3000mm;宽板材的运输(如宽钢板运输)大都使用普通平车,板材在车辆上的固定方式是中部用Φl6 mm钢丝绳反又字下压整体捆绑4-6道,端部用Φl6 mm钢丝绳双股压角交叉捆绑。该种固定方式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是:(1)用去大量的加固材料,平均一车用去230公斤钢丝绳,60个钢丝绳夹,这些材料都是一次性的,不能重复使用,按2011年市场价要1850元。(2)在运输安全性上存有隐患,因为虽垫有防磨材料,但钢丝绳运输中长久的振动磨损,有断的可能。(3)操作繁琐费力,不仅每次固定要用滑轮拉紧钢丝绳,还要钳子紧固钢丝绳夹,在捆绑固定操作中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行铁路板材运输中其加固方式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能反复使用的、可使板材在运输中的加固方式操作简便、确保安全、一次性耗材少、经济效益好的铁路板材线材运输架。
一种铁路板材线材运输架,包括底面框架、侧面框架、端面框架,所述底面框架为由多根底面横梁和底面纵梁焊接构成的框架,所述底面框架的两侧固接有侧面框架,所述底面框架的一个端部固接有端面框架,所述侧面框架包括插销梁、侧面横梁、侧面立柱,所述插销梁为所述底面框架最外侧的底面纵梁,所述侧面横梁通过多根侧面立柱安装在所述插销梁上,所述端面框架包括端面横梁、端面立柱,所述端面横梁通过端面立柱固接在所述底面框架上,所述端面横梁固接在所述两侧面横梁之间,所述端面立柱和所述底面框架的底面纵梁之间安装有加强抗冲击力的斜支撑,所述插销梁上设有多个插销孔。
本发明中,所述底面框架的下方设有固定齿。
本发明中,所述底面横梁和底面纵梁连接处固装有三角衔接板。
本发明中,所述侧面框架的插销梁的下方设有绳线固定栓。
本发明中,所述插销梁的下方设有插销辅梁,所述插销辅梁上设有与所述插销梁上插销孔相对应的辅助套孔,所述插销孔和辅助套孔内设有穿过插销孔和辅助套孔插入到车辆支柱槽内使运输架与车辆成一体的插销。
本发明中,所述固定齿为长小于10mm的钉子,所述固定齿的端部为圆弧形。
本发明中,两所述侧面框架之间还安装有开合式上梁,所述开合式上梁的中部断开并且设有锁孔,两侧分别铰接在所述两侧面框架上。
本发明中,所述端面框架上还设有挡板。
本发明中,所述底面框架(1)的高度a为50mm~80mm,所述底面框架(1)的宽度b为2900mm~3198mm。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所述底面框架(1)的高度a为81mm~160mm,所述底面框架(1)的宽度b为3100mm~3198mm。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1.最大限度利用运输空间,运输不超限。限制了底面框架的宽度保证运输架在铁路车辆限界内,运输不超限,又最大地利用了铁路运输空间;2.货物运输稳定安全。底面框架上的绳线固定栓和插销以及底面框架下表面设有多个固定齿,可以阻止本发明在车辆地板上纵向和横向的移动,保证货物运输稳定安全,而且主体架构由底面框架、插销梁、横梁和立柱构成,架体未端有斜支撑和三角衔接板,使框架能经受调车作业以及列车运行中所产生的纵向冲击力。3.节省大量加固材料,经济效益好。由于本发明可回收,而且固定是每车只需要消耗铁线约12公斤,按2011年市价为100元,运输架制造及维护费平均每车150元, 运输架回收平均每车约500元(与运输里程有关),共计750元,比现在的运输方式的材料费1850元每车节约1100元,如果利用铁路回空车回送或装运其它货物回送,每车节约1600元。4. 装载简便省力,效率高。加固时只需使用插销和捆绑绳线。不需像现行加固要用滑轮拉紧钢丝绳,还要钳子紧固钢丝绳夹,在捆绑固定操作中劳动强度大。5.端部板式框架和开合式上梁,能防止线材滑出和被盗。
附图说明
图1为 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 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 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 本发明运载时的状态图。
图5为 本发明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定猷,未经雷定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79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减少T型接头焊接变形的双激光束焊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