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叶金花草中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7896.8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1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苏刘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7/07 | 分类号: | C07H17/07;C07H1/08;C07D40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花 单体 化合物 分离 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和高速逆流色谱法从大叶金花草中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叶金花草又名野黄连、水黄连,为鳞始蕨科植物乌蕨的全草或根状茎,主要分布在长江、陕西南部的林下或灌丛中湿地。大叶金花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的功效,用于治风热风热感冒、中暑发痧、泄泻、痢疾、白浊、白带、咳嗽、吐血、便血、尿血、牙疳、痈肿等症。主要含有机酸类和黄酮类。临床用于治疗肠炎、肝炎、咽喉炎等症,民间用于治疗胃癌、肠癌、食物中毒和农药中毒,有“万能解毒药”之称。现代研究表明,大叶金花草有抗菌、解毒、保肝、抗炎和止血的作用。目前,黄酮类化合物在医学上被广泛用于预防及治疗冠状动脉硬化和血液类疾病等,它可以消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和抑制肿瘤。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柱层析或重结晶的方法来分离纯化,但操作起来十分繁琐,且分离效率不高,很难得到高纯度的产品。如文献“大叶金花草黄酮化学成分的研究”,该文献所公开的方法是采用有机溶剂多次萃取和反复硅胶柱层析得到单体成分,得率低且操作繁复,只适合实验室成分分析鉴定。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1972283A)“一种大叶金花草总黄酮的制备方法”,该专利公开的方法是采用纤维素酶提取及大孔树脂吸附得到总黄酮提取物,但无法制得单体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大叶金花草中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该方法得到的产品含量高达9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大叶金花草中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以大叶金花草为原料,用8-15倍(V/W)醇溶液浸泡后,超声或微波处理0.5-1h,过滤,得到提取液;
(2)大孔树脂吸附:将上述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上大孔树脂吸附,先用蒸馏水洗脱至下柱液无色,再用50-7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
(3)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将上述洗脱液浓缩至浸膏,加碱液溶解,过滤,滤液加酸调pH2-4,滤出沉淀物,沉淀物采用高效逆流色谱进行分离,将氯仿-甲醇-正丁醇-水组成的溶剂系统在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后静置,分层,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根据检测器紫外光谱图分别进行收集,合并相同成分,分别得到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和牡荆素。
步骤(1)中所述的醇溶液为75%的乙醇溶液。
步骤(2)中所述的大孔树脂型号可选X-5、D-101、LSA-21和HZ806中的一种。
步骤(3)中所述的碱液为3%的NaOH溶液,酸为硫酸或盐酸,氯仿-甲醇-正丁醇-水的体积比为8-10∶9-11∶1-2∶6-8。
本发明的优点:采用微波或超声处理可使药材中有效成分提取完全,而且缩短了提取周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大孔树脂可反复使用多次,降低了成本;高速逆流色谱法无需载体,有效成分损失量小,高效,快速;制备得到的高纯度的单体成分可作为对照品使用。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并不以此来限定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大叶金花草为原料,粉碎,取1kg,加8倍(V/W)75%的乙醇溶液浸泡后,超声处理0.5h,过滤,得到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上D-101大孔树脂吸附,先用蒸馏水洗脱至下柱液无色,再用8L65%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至浸膏,加碱液溶解,过滤,滤液加酸调pH4,滤出沉淀物,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粗品;将氯仿、甲醇、正丁醇、水按体积比为8∶9∶2∶8配制,置于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后静置,分层,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是进样阀处于进样状态,将固定相以10ml/min的流速灌满逆流色谱仪的色谱分离柱,开启速度控制器,使螺旋管柱顺时针方向旋转,当色谱仪转速为800r/min时,以流速为2.5ml/min泵入流动相,将粗品用下相溶解,并通过进样阀进样,每次进样量为150mg,根据检测器紫外光谱图分别进行收集,合并相同成分,分别得到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和牡荆素,含量分别为98.2%、98.8%。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78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