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酸型聚酯制备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17733.X | 申请日: | 2011-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0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石雅琳;郑直;潘洪波;韦永继;姚庆伦;张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明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2;C08G63/16;C08G63/672;C08G10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酸型 聚酯 制备 聚氨酯 微孔 弹性体 方法 | ||
1.一种混酸型聚酯多元醇制备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由A、B两组份构成,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组成:
(1)A组份
(2)B组份
普通聚酯多元醇2 100
多异氰酸酯 110~150
异氰酸根(NCO)含量为17%~21%,
A、B组份质量比为100∶90~110;
混酸型聚酯多元醇是由混合二元羧酸与混合二元醇通过缩聚反应得到,数均分子量为1000~3000,酸值为0.4~0.8mgKOH/g,所述混合二元羧酸是生产己二酸的副产物,主要有机成分为丁二酸、戊二酸和己二酸;所述混合二醇为乙二醇、二乙二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或己二醇中的两种或多种;混合酸和二元醇的理论量摩尔比为1∶1.1~1.3,实际醇过量1%~5%;普通聚酯多元醇1与普通聚酯多元醇2相同或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其中普通聚酯多元醇为数均分子量在1000~2500的己二酸系聚酯多元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其特征是普通聚酯多元醇是指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聚己二酸丙二醇酯或聚己二酸二甘醇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其中混合二醇是指乙二醇与新戊二醇、二乙二醇或1,2-丙二醇中的一种混合,乙二醇与其中一种醇的摩尔比为0.5~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材料,其特征是扩链剂为乙二醇、二乙二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其特征是匀泡剂是指聚醚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催化剂为叔胺类、锡类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其特征是多异氰酸酯是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其特征是多异氰酸酯是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碳化二亚胺改性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0~15∶1。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其特征是原料及制品具有以下性能:
10.一种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混酸型聚酯多元醇的制备:以尼龙酸代替常用酸,按常规方法制备;
(2)A组份的制备:将混酸型聚酯多元醇、普通聚酯多元醇1、扩链剂、有机硅匀泡剂以及催化剂和水按计量加入反应釜进行中,温度控制在50~70℃搅拌混合1~2h出料,密封保存;
(3)B组份的制备:将异氰酸酯和脱水后的普通聚酯多元醇2按计量加入反应釜,温度控制在60~80℃,反应2~3h,抽真空脱除气泡,降温出料,密封保存;
(4)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控制A组份和B组份的温度在40~45℃范围内,按比例充分混合后注入45~50℃模具中90~105s脱模,得到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明化工研究院,未经黎明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77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修井补套增压器
- 下一篇:一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两相位实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