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行列联合迭代译码的LDPC码构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16040.9 | 申请日: | 2011-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5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达;郑雅丹;董明科;项海格;金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3M13/11 | 分类号: | H03M13/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俞达成 |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行列 联合 译码 ldpc 构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道编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行列联合迭代译码的LDPC码构造方法,属于信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信道编码技术作为保证通信系统可靠传输的基本技术,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LDPC码是一种重要的信道编码方法,拥有许多高效译码方法,其中行列联合迭代译码算法与传统的和积译码算法相比,译码速度快,而且不需要列运算器。在译码时,其行运算器基于置信度传播算法,根据对数似然比Uj和外信息vij计算出新的对数自然比U’j和外信息v’ij,具体算法如下:设LDPC码的码长为N,码率为R,则校验矩阵H的大小为M□N,其中M=N(1-R)
(1)初始化:
(2)uij=Uj-vij
(3)
(4)U′j=uij+v′ij
其中,φ(x)=log((ex+1)/(ex-1)),并且1≤i≤M;1≤j≤N。每进行完M行运算之后,都会根据U’j做出译码硬判决。
在行列联合迭代译码算法中,由于硬件的流水线设计和布局布线的难度,上一行需要对对数似然比Uj进行更新,使得下一行运算开始时需要延时等待,从而影响了译码速率的提升。如果LDPC码校验矩阵中两行内的非零元素都不在同一列,那么下一行的运算就不需要用到上一行对Uj的更新结果,这两行就可以连续运算,不需要等待更新的延时。如图1中LDPC码H矩阵,第1行和第2行之间由于存在两个“1”共用第1列,所以这两行运算之间需要延时等待更新数据;而第1行和第3行之间没有“1”共用同一列,这两行可以连续运算,不存在用来更新的延时。这种行运算之间由于硬件数据更新导致的时延,制约了译码速度的提升,没有充分发挥行列联合迭代译码算法的高速性能。而且依照目前的LDPC码构造方法,并不能得到适用于高效行列联合迭代译码的LDPC码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60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