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5884.1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5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光;陈成武;吴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少光 |
主分类号: | B01J23/30 | 分类号: | B01J23/30;B01J35/04;B01D53/56;B01D5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029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脱硝催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纳米二氧化钛 40-45份;
纳米二氧化硅 6-8份;
偏钒酸铵 0.5-4份;
仲钨酸铵 0.5-4份;
A.K糖 0.5-2份;
成型助剂 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助剂为甲基纤维素、玻璃纤维丝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硝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催化剂还包括0.1-0.8重量份的稀土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硝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元素为铕、铈、铽、铒、钪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配置质量浓度为12-13%的乙醇胺溶液并将所述乙醇胺溶液加热至60-90℃;
(2)向所述乙醇胺溶液中加入0.5-4重量份的偏钒酸铵和4-6重量份的仲钨酸铵并加热至90-96℃,然后搅拌直至所述偏钒酸铵和仲钨酸铵溶解,得到待用的混合溶液;
(3)将40-45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6-8重量份的纳米二氧化硅、 20-3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和5-8重量份的质量浓度为15%的氨水充分混合均匀;
(4)将所述步骤(2)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加入所述步骤(3)中制得的产物中,再加入所述A.K糖和成型助剂,将其搅拌均匀;
(5)用氨水将步骤(4)制得的混合物的pH值调至10-11,经捆料陈腐后,再将所述混合物制成蜂窝式,经干燥、煅烧后即得所述脱硝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将所述步骤(2)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加入所述步骤(3)中制得的产物中,再加入所述A.K糖和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玻璃纤维丝,再次搅拌均匀。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向所述乙醇胺溶液中加入0.5-4重量份的偏钒酸铵和4-6重量份的仲钨酸铵并加热至90-96℃,然后搅拌直至所述偏钒酸铵和仲钨酸铵溶解,再加入0.1-0.8重量份的稀土元素,得到待用的混合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为配置质量浓度为12-13%的乙醇胺溶液并将所述乙醇胺溶液加热至80℃;
步骤(2)向所述乙醇胺溶液中加入0.5-4重量份的偏钒酸铵和4-6重量份的仲钨酸铵并加热至95℃,然后搅拌直至所述偏钒酸铵和仲钨酸铵溶解,得到待用的混合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干燥温度为40-80℃,湿度为60-80%,干燥时间为5-7d。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煅烧温度为400-650℃,煅烧时间为2-3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少光,未经刘少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58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