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加工变色的聚苯乙烯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15858.9 | 申请日: | 2011-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3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昆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方兴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5/06 | 分类号: | C08L25/06;C08K5/5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804***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变色 聚苯乙烯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加工变色的聚苯乙烯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聚苯乙烯树脂(尤其是透明聚苯乙烯树脂)在注塑加工的过程中,在螺杆的剪切及加热的作用下,物料由固体状态逐渐变成熔融状态。如果物料在注塑周期内加热不够充分,那么螺杆的强剪切势必会造成聚苯乙烯聚合物的降解,降解所产生的低分子很容易被熔体中包含的空气所氧化,氧化通常会产生一些带醌基结构的物质,从而造成注塑制品变色。注塑制品变色现象是一件令生产厂家头疼、下游客户反感的事情,但是,如何生产防加工变色的聚苯乙烯是生产厂家的一个技术难题,解决这个技术难题的方法目前还没有被公开保护、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根据对聚苯乙烯加工变色的试验、研究,发现导致加工制品变色的主要原因是加工过程产生了一些带醌基结构的物质,这些带醌基结构的物质通常呈黄色,所以加工制品便会变色。为了阻止制品变色,便要从源头上阻止醌基结构物质的产生。通过反复试验,发现亚磷酸酯抗氧剂能够在聚苯乙烯注塑加工过程中起到阻止醌基结构物质产生的作用。如果在聚苯乙烯生产过程中加入亚磷酸酯抗氧剂,那么亚磷酸酯能够稳定地存在于聚苯乙烯树脂中,在聚苯乙烯树脂的后加工时,树脂固体颗粒变成熔体,亚磷酸酯能够将熔体中的氢过氧化物除去,使之失去氧化反应活性,从而有效地阻止了显黄色醌基结构物质的产生,所以,亚磷酸酯的加入能够有效解决聚苯乙烯树脂在后加工过程的变色问题,实现聚苯乙烯产品后加工的颜色稳定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就是在聚苯乙烯生产的通用配方基础上,在配料或者聚合工序加入一定比例的亚磷酸酯抗氧剂,让亚磷酸酯抗氧剂均匀地分布在聚苯乙烯树脂颗粒中;经过实践证明,亚磷酸酯抗氧剂在聚苯乙烯树脂中所占的比例介于0.02%至0.2%间,对阻止聚苯乙烯加工变色效果最佳。
具体的实施方式
根据亚磷酸酯抗氧剂加入工序的不同大致分为二种实施方式:
(1) 将一定量的亚磷酸酯抗氧剂溶解在聚苯乙烯生产的配料罐中,然后经过聚合、脱挥、造粒、包装等工序形成产品;
(2) 将一定量的亚磷酸酯抗氧剂溶解在苯乙烯中,再将溶液以一定流速直接加入到聚苯乙烯生产聚合釜中,然后经过脱挥、造粒、包装等工序形成产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案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案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方兴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方兴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58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