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14843.0 | 申请日: | 2011-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8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萌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B21/00 | 分类号: | F16B21/00;F16B4/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晓峰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装置 | ||
1.一种能够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机械地连接在一起的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半壳(10a);和
第二半壳(10b),所述第一和第二半壳(10a、10b)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相互锁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壳体(10),
其特征在于:
由第一和第二半壳(10a、10b)所形成的壳体(10)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弹性卡扣(110),所述第一部件(20)从所述壳体(10)的第一端插入并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110)锁扣在一起;并且
由第一和第二半壳(10a、10b)所形成的壳体(10)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弹性卡扣(120),所述第二部件(30)从所述壳体(10)的第二端插入并与所述第二弹性卡扣(120)锁扣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半壳(10a、10b)上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一弹性卡扣(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110)包括:
第一弹性悬臂(111),所述第一弹性悬臂(111)的朝内的基部与所述壳体(10)连接;和
第一卡钩(112),所述第一卡钩(112)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悬臂(111)的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钩(112)具有引导所述第一部件(20)插入的倾斜引导边(112a)。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半壳(10a、10b)上的第一弹性卡扣(110)一体地形成在各自的半壳(10a、10b)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半壳(10a、10b)上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二弹性卡扣(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卡扣(120)包括:
第二弹性悬臂(121),所述第二弹性悬臂(121)的朝内的基部与所述壳体(10)连接;
第二卡钩(122),所述第二卡钩(122)形成在所述第二弹性悬臂(121)的自由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钩(122)具有引导所述第二部件(30)插入的倾斜引导边(122a)。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卡扣(120)具有多个第二卡钩(122),所述多个第二卡钩(122)沿所述第二弹性悬臂(121)的纵向前后间隔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半壳(10a、10b)上的第二弹性卡扣(120)一体地形成在各自的半壳(10a、10b)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20)为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插入端上具有凸起(212),所述第一弹性卡扣(110)与所述连接器的凸起(212)锁扣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二部件(30)为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外周上具有齿状凸起(312),所述第二弹性卡扣(120)与所述波纹管的齿状凸起(312)锁扣在一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部件(20、30)均为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插入端上具有凸起(212),所述第一、第二弹性卡扣(110、120)与所述连接器的凸起(212)锁扣在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部件(20、30)均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外周上具有齿状凸起(312),所述第一、第二弹性卡扣(110、120)与所述波纹管的齿状凸起(312)锁扣在一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和第二半壳(10a、10b)的一个上形成有卡槽(101a),另一个上形成有卡扣凸起(101b),用于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半壳(10a、10b)锁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48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锚固系统工作机制二维试验方法
- 下一篇:应用汽车刮水器电机传动的施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