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14513.1 | 申请日: | 2011-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9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郝璐;徐畅;徐刚;周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特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4214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有机 废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药、化工、半导体等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丙酮、醋酸乙酯、甲醚、甲醇、乙醇、N,N-二甲基苯胺等有机溶剂,由于这些有机溶剂具有易挥发性,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气,因此,对有机废气的治理成为大气污染治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份。
目前工业中对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吸收法、催化燃烧法、生物过滤器法、膜分离法等。在实际生产中,常常遇到的是低浓度、大风量、含量不稳定的有机废气,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液体吸收法是最适宜的。液体吸收法是通过废气与吸收剂的接触,使其中的有害组分被吸收剂所吸收。经过解吸,将其组分除去或回收,使吸收剂再生,重复使用。此法所需净化设备体积小,造价低,吸收剂能再生,而且能将污染物转化为有用产品,此工艺的关键在于吸收剂的选择。本发明针对不同成分的有机废气,利用专用吸收剂对有机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并利用蒸馏方法回收有机溶剂、使专用吸收剂再生回用,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针对不同成分的有机废气,利用专用吸收剂对有机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废气排入吸收塔,与塔顶喷淋的吸收剂逆流接触,吸收废气中的有害气体;
(2)吸收塔中的处理液排入吸收剂储罐,经过吸收塔处理后的气体从吸收塔的上部排出;
(3)吸收剂储罐中的处理液吸收有机废气达到饱和后,根据沸点的差异通过蒸馏实现吸收剂与被吸收有机溶剂的分离,使吸收剂再生后回用,同时回收有机溶剂。
所述吸收塔优选填料塔、喷淋塔或板式塔中的一种。
步骤(1)所述的有机废气为水溶性气体、非水溶性气体;水溶性气体为甲醇、乙醇、丙酮、三乙胺等气体;非水溶性气体为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醋酸乙酯、甲醚、N,N-二甲基苯胺等气体。
处理水溶性气体的吸收剂为无盐水、稀硫酸、稀盐酸、稀磷酸、稀氢氧化钠、稀碳酸钠或稀氢氧化钙等吸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处理非水溶性气体的吸收剂为油、复合柴油、汽油、复合汽油、机油、生物柴油、豆油或磺化煤油等吸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针对不同组分的有机废气,可单独选用水溶性气体处理方法或非水溶性气体处理方法;或者依次使用水溶性气体处理方法和非水溶性气体处理方法,使用顺序可以调换,不影响处理结果。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化的专用吸收剂,可用于高浓度、大流量和成分复杂的各类有机废气的处理。专用吸收剂对废气的去除效率高,适应浓度范围广,有机废气去除率在95%以上。专用吸收剂吸收饱和后可以根据沸点的差异通过蒸馏来实现吸收剂再生后回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为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
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将来自制药、化工、半导体等工业生产车间的废气,经风机传输进入一级吸收塔,与吸收剂循环泵打入塔顶喷淋下的吸收剂逆流接触,吸收废气体中的水溶性气体,一级吸收塔中的液相排入第一吸收剂储罐,在第一吸收剂储罐中装有预先配制好的吸收剂,经过一级吸收塔处理后的气体从吸收塔的上部排出;如要进行非水溶性气体处理,将处理气体排入二级吸收塔,气体与吸收剂循环泵打入塔顶喷淋下的吸收剂逆流接触,吸收废气中的非水溶性气体,二级吸收塔中的液相排入第二吸收剂储罐,在第二吸收剂储罐中装有预先配制好的吸收剂,吸收剂可循环使用,经过二级吸收塔处理后的气体从吸收塔的上部排出,排气指标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要求。吸收剂吸收饱和后可以根据沸点的差异通过蒸馏实现吸收剂与被吸收有机溶剂的分离,回收有机溶剂,同时使吸收剂再生后回用。
实施例1: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工艺,对某公司泰妙菌素车间的废气进行处理。
某公司抗生素生产车间的废气污染物有:甲醇、乙酸乙酯、MIBK,废气中甲醇浓度为1800~2800 mg/m3,乙酸乙酯浓度为1200~1700 mg/m3,MIBK浓度为1500~2300m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特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艾特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4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