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氧化乙烯-硅溶胶双元助留助滤体系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13514.4 | 申请日: | 2011-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4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凡;权琤;马金霞;吴伟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D21H21/10 | 分类号: | D21H21/10;D21H17/68;D21H17/6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乙烯 硅溶胶 双元助留助滤 体系 | ||
1.一种新型微粒助留做助滤体系,其特征在于:该体系由高分子量的聚氧化乙烯与硅溶胶配合使用,聚氧化乙烯用量为绝干浆重量的0~0.1%,硅溶胶用量为聚氧化乙烯用量的0~100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留助滤体系,其特征在于: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在一百万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留助滤体系,其特征在于:硅溶胶包括酸性硅溶胶和碱性硅溶胶以及各种改性硅溶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酸性硅溶胶,其特征在于:酸性硅溶胶包括离子交换法、电解电渗析法、分散法、单质硅热氧化法、酸中和法制备的硅溶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碱性硅溶胶,其特征在于:碱性硅溶胶包括硅溶解法、离子交换法、电解电渗析法、分散法、单质硅热氧化法制备的硅溶胶。
6.根据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硅溶胶,其特征在于:改性硅溶胶包括锂改性硅溶胶、硼改性硅溶胶、钠改性硅溶胶、镁改性硅溶胶、铝改性硅溶胶、钙改性硅溶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35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轮增压器的轴承总成
- 下一篇:一种自然伽马测井仪的防震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