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凑拉绳式弹性驱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12835.2 | 申请日: | 2011-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2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马洪文;张杰;王立权;姜娜敏;卿智忠;赵朋;常冬艳;张维;王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35/00 | 分类号: | F16H35/00;F16H3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紧凑 拉绳 弹性 驱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机器人、基于力控制的驱动器。
背景技术
机器人在未知的环境操作中,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力控制的机器人是令人满意的。当前,机器人的力控制方法有:1.直接力控制法,通过控制算法以及感测的外部信息来决定机器人关节的转矩,使机器人对外部环境产生合适的作用力。2.间接力控制法,通过测量弹性变形等方式间接控制力输出。
驱动器作为一种设备或机械装置,是将某种形式的能量或者转化为机械力、力矩,或者转化为直线速度、旋转速度。作为机器人用的驱动器首先应该重量轻,输出功率大,能够提供较高的力或力矩,并且造价低。另外,与外部环境互动过程中,在较宽的输出力的范围内应有良好的力输出特性的一致性,以免引起机器人本身或与之接触的外部设施的损害。最后,机器人在未知的环境工作时,所产生的冲击能量通过机器人结构传递到驱动器中,必须提高驱动器抗冲击载荷能力,避免其损伤。
现阶段,力控制装置主要有直接驱动装置、齿轮驱动装置、蜗轮蜗杆驱动装置等。这些装置本身具有相互矛盾的性质。例如:齿轮减速机构,将电动机的高转速、低转矩转换为机器人所需要的低转速、高转矩。但由于齿轮机构自身的摩擦、齿轮间隙等非线性因素,以及增大了负载转动惯量,使驱动器输出力的精确度降低,抗冲击载荷能力下降。因此,研制出功率质量比大,体积小,结构紧凑,适应高带宽变化的力以及保持其稳定性的驱动器越来越受到重视,是机器人技术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
传统的串联弹性驱动器,其结构特点是采用了两组串联的弹簧,这样每一组串联弹簧将占用一定的空间,增大了驱动器的体积且结构也不紧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适用范围广的紧凑拉绳式弹性驱动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紧凑拉绳式弹性驱动器,包括壳体、伺服电机、驱动轮、滑轮、拉绳、拉绳导向块、输出杆、弹簧、驱动杆、导杆、固定圆柱、主动滑块、从动滑块,其特征是: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驱动轮、滑轮、拉绳、拉绳导向块、输出杆、弹簧、驱动杆、导杆、固定圆柱、主动滑块、从动滑块均安装在下壳体里,上壳体通过固定圆柱安装在上壳体上面,伺服电机固定在下壳体下方,所述的导杆有两个、且前后布置,拉绳导向块为两个、左右布置,两个拉绳导向块固定在下壳体里,两个导杆固定在两个拉绳导向块中间,主动滑块、从动滑块和弹簧组成的机构有两组,每组机构包括一个主动滑块、一个从动滑块和两个弹簧且均安装在两个导杆上,弹簧位于主动滑块和从动滑块构成的内部空间里,滑轮有两组,每组滑轮分为上、下滑轮,两组滑轮分别位于左侧拉绳导向块的左侧和右侧拉绳导向块的右侧,驱动轮同伺服电机相连,拉绳有两根,两根拉绳均缠绕在驱动轮和滑轮上、且穿过主动滑块和从动滑块的拉绳孔,两根拉绳在两个主动滑块上的拉绳孔两侧均打结,输出杆分别通过两个驱动杆与两个从动滑块相连。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所述的驱动杆与输出杆和从动滑块通过球铰相连。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是一种新的高效率、小型化、模块化、具有仿生特征的弹性驱动器,为设计一种对复杂地形高度适应、性能可靠、体积小巧、在高速行走时具有关节缓冲能力的步行机器人提供技术基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部分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上下壳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实施方式1:
结合图1至图4,本发明的是一种电机驱动的弹性驱动器,伺服电机22与弹性驱动器下壳体1通过螺丝固联,驱动轮21固定在伺服电机22的输出轴上,上下拉绳19、20一部分均缠绕在驱动轮21上,另一部分均穿过主动滑块15和从动滑块16的拉绳孔,上下拉绳19、20在主动滑块15上的拉绳孔两侧均打结,上下滑轮2、18与轴承3配合,轴承3套在下壳体1上的轴承轴上,主动滑块15和从动滑16块均穿在前后导杆12、13上,前后弹簧5、6也均穿在前后导杆12、13上,两端分别被主动滑块15和从动滑块16压紧,四个球铰8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从动滑块16和输出杆7上,左右驱动杆9、10的两端分别与球铰相连,前后固定圆柱11、14通过螺钉固定上下壳体1、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2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灭茬机
- 下一篇:杠杆铁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