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合金水平连铸管机自找正压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12817.4 | 申请日: | 2011-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9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科;李华清;陈忠平;向朝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045 | 分类号: | B22D11/045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铜合金 水平 连铸管机 自找 正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合金管水平连铸机与下压辊自找正对中上压辊的装置,适用于铜合金管水平连铸管机自找正工艺过程,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铜管(或铜棒)水平连铸机牵引机的牵引辊,为一对三角形凹辊,下辊位置轴向和径向位置固定,电机驱动旋转;上辊油缸驱动上下运动压紧铸管并产生正压力,其旋转为从动。由于上辊需要上下移动及制造误差,其位置精度低,同时铸造时受热不均匀,上下辊产生不同的热变形,使得上下辊两斜面的中心线不一致,对铸管产生的压力不对称,某一对角线压力小,而另一侧对角线压力大,铸管容易产生变形,同时铸管会朝压力小的方向跑偏,铸管产生弯曲,直线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铜合金管水平连铸机与下压辊自找正对中上压辊装置,适用于铜合金管水平连铸管机自找正过程。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铜合金水平连铸管机自找正压辊装置,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下压辊的两端通过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机架上,下压辊与传动装置传动连接,特点是:所述上压辊包含辊轴和辊套,辊套通过滑动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辊轴上,辊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承于上压辊升降座上,上压辊升降座嵌装于机架的导轨中,机架的上部安装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上压辊升降座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的铜合金水平连铸管机自找正压辊装置,其中,所述辊轴的左端设有轴肩,辊轴的右端安装有挡圈,辊套居于轴肩与挡圈之间。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可以实现铜合金管水平连铸牵引机上下压辊在铸造过程中自适应与下辊对中,使铜合金管均匀受压,保证管材的形状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自找正压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上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铜合金水平连铸管机自找正压辊装置,包括上压辊4和下压辊6,下压辊6的两端通过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机架上,下压辊6与传动装置7传动连接,如图2所示,上压辊4包含辊轴10和辊套9,辊套9通过滑动轴承11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辊轴10上,辊轴10的两端通过轴承5旋转自如地支承于上压辊升降座1上,上压辊升降座1嵌装于机架的导轨中,机架2的上部安装有升降气缸3,升降气缸3的活塞杆与上压辊升降座1驱动连接。
其中,辊轴10的左端设有轴肩,辊轴10的右端安装有挡圈8,辊套9居于轴肩与挡圈8之间。辊套9与滑动轴承11过盈配合,滑动轴承11与辊轴10之间滑动配合,在轴肩与挡圈8之间滑动,与下辊自动垂直找正,铸管受力均匀,管材形状精度高。
上述装置可以实现铜合金管水平连铸牵引机上下压辊在铸造过程中自适应与下辊对中,使铜合金管均匀受压,保证管材的形状精度。
需要理解到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28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