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12562.1 | 申请日: | 2011-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4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 发明(设计)人: | 孙胜军;孙福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胜军;孙福绪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王文会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慢性 浅表性 胃炎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胃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胃肠道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现代社会中,因为生活压力加大,加之生活不规律,使急性胃肠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急性胃肠病的反复发作以及久治不愈则会逐渐演变为慢性胃炎,慢性胃病已逐渐发展成为该类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胃肠道疾病患病总人数已接近1.3亿人,其中约有40%的患者长期受到胃肠道疾病的困扰,许多人甚至面临着癌变的威胁。
西医西药的防治慢性胃炎手段,主要集中在制酸、修复胃粘膜、调节胃肠动力、杀灭幽门螺杆菌中的某一方面,因而不能给予慢性胃炎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其潜在的耐药性问题也极大限制了其发展。相比而言,中医药依据理法方药的精神,参照四诊所见,确定胃病的具体证型,施予相应方药,从改善患者胃肠病理状况以及恢复胃肠功能两方面着手治疗慢性胃炎,在治疗中已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对病理学改变如炎症,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等,中医药更有优势。然而,目前中药传统汤剂存在制备技术落后、服用剂量大、携带不变等方面的缺陷,使得这些产品较难适应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严重制约了其广泛应用。因此,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有效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传统汤剂进行改进,开发出具有疗效且毒副作用小、长期服用无耐药性的中药制剂,更容易为患者接受,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利于继承并发扬中医药特色,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及其制成的制剂可按照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临床上适宜的口服制剂,本发明中药具有清热燥湿、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的功效,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症属脾胃湿热者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胃脘疼痛、腹胀纳差、恶心、口粘腻、大便不畅、舌赤、苔黄腻等症状,且临床应用安全无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它的原料药按重量份配比包括:黄连3-9份、炒白术15-21份、白花蛇舌草20-40份、半枝莲9-18份、蒲公英9-18份0、佩兰12-18份、紫苏梗9-15份、延胡索6-15份、徐长卿6-15份、郁金9-15份、炒蒲黄6-15份、高良姜3-6份。
进一步的,它的原料药重量份配比优选为:黄连6份、炒白术20份、白花蛇舌草30份、半枝莲15份、蒲公英15份、佩兰15份、紫苏梗12份、延胡索12份、徐长卿12份、郁金12份、炒蒲黄12份、高良姜3份。
进一步的,它的原料药重量份配比优选为:黄连3份、炒白术21份、白花蛇舌草20份、半枝莲9份、蒲公英9份、佩兰12份、紫苏梗15份、延胡索6份、徐长卿6份、郁金15份、炒蒲黄15份、高良姜6份。
进一步的,它的原料药重量份配比优选为:黄连3份、炒白术15份、白花蛇舌草40份、半枝莲9份、蒲公英9份、佩兰12份、紫苏梗9份、延胡索6份、徐长卿6份、郁金9份、炒蒲黄6份、高良姜6份。
进一步的,它的原料药重量份配比优选为:黄连6份、炒白术18份、白花蛇舌草30份、半枝莲12份、蒲公英12份、佩兰15份、紫苏梗12份、延胡索10份、徐长卿10份、郁金12份、炒蒲黄12份、高良姜6份。
进一步的,它的原料药重量份配比优选为:黄连6份、炒白术20份、白花蛇舌草30份、半枝莲15份、蒲公英15份、佩兰15份、紫苏梗12份、延胡索12份、徐长卿12份、郁金12份、炒蒲黄12份、高良姜3份。
进一步的,它的原料药重量份配比优选为:黄连3份、炒白术15份、白花蛇舌草20份、半枝莲18份、蒲公英18份、佩兰18份、紫苏梗9份、延胡索15份、徐长卿15份、郁金9份、炒蒲黄6份、高良姜3份。
一种上述的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按照中药制剂的常规制备方法,往所述中药中加入医药学上可以接受的淀粉、微晶纤维素和硬脂酸镁制备成口服制剂,其步骤为:
1)取黄连、延胡索粉碎成粗粉,备用;
2)取徐长卿粉碎成粗粉,加30倍重量的水,水蒸气蒸馏4小时,蒸馏后的药渣备用;蒸馏液加入其重量30%的氯化钠,搅拌使完全溶解,静置待盐析物完全析出后过滤,取盐析物备用;
3)取步骤2)中的药渣与炒白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佩兰、紫苏梗、郁金、炒蒲黄、高良姜混合,分别加12倍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小时并滤过取滤液,合并两次煎煮的滤液,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此为相对密度,其含义为4℃水密度的倍数)的清膏,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胜军;孙福绪,未经孙胜军;孙福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2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帮可伸缩和翻转的矿用材料车
- 下一篇:双组份接缝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