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中供热热网采暖温度补偿调节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11757.4 | 申请日: | 2011-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2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江丛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丛兴 |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 地址: | 1518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中供热 采暖 温度 补偿 调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暖温度补偿调节方法,属于供热调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采暖锅炉控制温度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根据经验来烧锅炉,控制供热情况,这是很粗放的一种方法,不能保证供热效果,也容易造成浪费。二是“预算产热能法”,即根据天气预报,并依据本供暖区域的房屋面积和单位面积热量消耗情况,预算出需求热量,再根据需求热量值和锅炉燃烧效率,燃料的热值计算出燃料消耗量,从而控制燃料的投放,达到控制锅炉温度适应用热户的要求的目的,本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计算量大、繁杂、误差大,每一个时间的燃料投放量很难掌握。因此误差较大,节能效果不好。三是“供热量曲线法”或“供水温度曲线法”,即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绘制出热网所需热量曲线(或供水温度曲线),然后按天气预报的温度控制锅炉的产热量(或供水温度)从而起到温度补偿作用;本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由于产热量或供水温度变化速度快,不易掌握,不能准确地实时的反映热网实际已经吸收(消耗)的热量,从而难以保证用热户的温度达标或超标,难以达到既保证供热效果又节能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采暖锅炉温度控制方法无法实现既节约燃料,减少排放,又使用户的室内温度达标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集中供热热网采暖温度补偿调节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集中供热热网的采暖温度补偿调节方法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A、利用温度计测量实时室外温度T;
步骤B、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实时的热网回水温度值W,具体过程为:
步骤B1、当室外温度T为0℃时,W=38.5℃;
步骤B2、当室外温度T>0℃时,W=38.5-0.65×|W1|;
步骤B3、当室外温度T<0℃且≥-20℃时,W=38.5+K1×|W1|;
步骤B4、当室外温度T<-20℃时,
W=38.5+K1×20+K2×(|W1|-20);
式中:
W表示根据室外气温计算出的热网回水温度值,单位℃;
|W1|表示室外实时气温的绝对值,单位℃;
K1为经验系数,在本区域供热负荷中保温房屋和不保温房屋比例各占50%时,K1取0.54;不保温房屋所占比例每增减5%时,K1值相应地增减0.01;
K2为经验系数,在本区域供热负荷中保温房屋和不保温房屋比例各占50%时,K2取0.44;不保温房屋所占比例每增减5%时,K2值相应地增减0.01;
步骤C、根据实际的实时供水流量、热网实际供热面积的变化计算调整实时热网回水温度数值,得出实际应该达到的热网回水温度值Wh,表达式如下:
Wh=W+(9.32-A/S)×(1.2~1.4);
Wh表示实际应该达到的热网回水温度,单位℃;
A表示实际的实时供水流量,单位立方米(吨)/小时;
S表示热网实际供热面积,单位万平方米;
9.32为经验系数,根据热网所需建筑面积耗能情况确定;本数据是在节能建筑和不节能建筑分别占50%情况下测定的;
1.2~1.4为经验系数,根据供回水平均温差和流量计算得出;
步骤D、根据步骤C得出的实际应该达到的热网回水温度Wh调整锅炉燃烧情况,控制实际热网回水温度Wh1使之与Wh的数值趋向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根据室外的实时气温,通过控制锅炉的回水温度、热网的供水流量来控制热网实际消耗的热量,而且锅炉的回水温度和热网的供水流量是便于控制、并相对稳定的指标,因此易于操作和实现。做到既节约燃料,减少排放,又使用户的室内温度达标,达到采暖的最佳状态。本方法实现了根据冬季室外大气温度的高低,来调整锅炉的燃烧情况,从而控制采暖锅炉的回水温度来控制锅炉的产热量,达到既保证用热户的室内温度,又节约燃料的目的,经实践证明,本发明方法的可靠性非常高。本发明适用于所有的集中供热热网。
具体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便于掌握,只要知道采暖期间某天某一时刻的户外气温,就可以通过电脑计算出其所对应的热网回水温度,使司炉工明确温度调控目标,方便温度调整。2、供热效果好,应用本技术可以完全解决北方采暖期供热温度难以掌握而造成的热用户温度不达标或过热的问题。3、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丛兴,未经江丛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17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