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发式冷凝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0270.4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5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施方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吴赣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B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赵枫 |
地址: | 2152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水和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利用水的汽化潜热效应完成制冷效果的蒸发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化工行业,用来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降温冷却的仪器通常采用壳管式冷凝器与冷却塔、水泵和水池组成一个冷却循环系统,壳管式冷凝器中的用来降低温度,带走热量的水,需要通过水泵将水池中的水抽入冷却塔后再进入壳管式冷凝器。此结构的冷凝效果复杂,在冷凝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掉大量的水分,并且,整个装备占用地方大,不利于其他附属设施的安放,冷凝过程的经济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水源、降低生产成本起到整体设施布局合理的蒸发式冷凝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发式冷凝器,主体为箱体,在箱体上端的左侧装有风机,箱体上端的右侧开口处设有一导流器,箱体外部左侧设有一循环水泵;在风机下端对应箱体的内部顺序设有喷淋水系统、冷凝盘管和PVC热交换层;冷凝盘管的上、下端分别开设有气态冷剂入口和液态冷剂出口;箱体的底部开设有集水槽,集水槽通过内部管道与循环水泵相连,所述冷凝盘管的右侧设有一收水箱,在PVC热交换层的左侧设有一导风板,导风板与PVC热交换层的侧边平行,PVC热交换层的右侧设有一挡水板,挡水板与PVC热交换层的侧边平行。
为了便于风机将喷淋水系统中的水快速的注入,提高水的流速,所述冷凝盘管中单个的盘管为椭圆形,冷凝盘管沿制冷剂流向倾斜。
为了更好的吸收起到冷凝作用,被汽化的水,使整个系统中的水能循环使用,所述PVC热交换层与箱体底部呈一定角度,角度范围在60°~80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此结构后,冷凝效果更好,并且起到冷却作用的水被循环使用,节约了水资源。整体结构便于其他基础设施的安装,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内部示意图;
图中:1、箱体 2、收水器 3、导流器 4、喷淋水系统 5、风机 6、气态冷剂入口 7、冷凝盘管 8、液态冷剂出口 9、循环水泵 10、导风板 11、PVC热交换层 12、挡水板 13、集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一种蒸发式冷凝器,主体为箱体1,在箱体1上端的左侧装有风机5,箱体1上端的右侧开口处设有一导流器3,箱体外部左侧设有一循环水泵9;在风机5下端对应箱体1的内部顺序设有喷淋水系统4、冷凝盘管7和PVC热交换层11;冷凝盘管7的上、下端分别开设有气态冷剂入口6和液态冷剂出口8;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集水槽13,集水槽13通过内部管道与循环水泵9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盘管7的右侧设有一收水箱2,在PVC热交换层11的左侧设有一导风板10,导风板10与PVC热交换层11的侧边平行,PVC热交换层11的右侧设有一挡水板12,挡水板12与PVC热交换层11的侧边平行。
所述冷凝盘管7中单个的盘管为椭圆形,冷凝盘管7沿制冷剂流向倾斜。
所述PVC热交换层11与箱体1底部呈一定角度,角度范围在60°~80度。
将气态冷剂由风机5鼓入进箱体1内,冷凝盘管7内的高温气态制冷剂与冷凝盘管7外的喷淋水系统4和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气态逐渐被冷凝为液态,风机5的超强风力使喷淋水完全覆盖在冷凝盘管7表面,这样也减少了盘管上的结垢,冷凝水沿椭圆的盘管快速流下。喷淋水和空气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部分的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由蒸发潜热带走大量的热量,完成冷凝效果,热空气中的水被挡水板12截住,并收集到PVC热交换层11中,PVC热交换层11中的水被流过的冷空气冷却,温度降低,进入集水槽13中,集水槽13中的水通过内部水管被循环水泵9抽回,再次进入喷淋水系统4中,以此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
采用此发明结构后,充分利用风冷,提高热交换效率,减少用水量,节约用水,现在的用水量为之前的20%。整体的结构紧凑,增加了其他设施的安放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吴赣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吴赣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02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