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酸锰锂/纳米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9725.0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8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罗绍华;田勇;李辉;诸葛福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绍华 |
主分类号: | H01M4/136 | 分类号: | H01M4/136;H01M4/1397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富华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酸 纳米 氧化物 复合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电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酸锰锂/纳米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在2000年首先由Armand等人在美国专利US6085015中提出将Li2MnSiO4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可能。2004年Zhou Fei等(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04, 6(11):1144-1148)从理论上计算了Li2MnSiO4材料的嵌锂电位和体积变化。2006年,R.Dominko及其研究小组采用改进溶胶-凝胶法,利用柠檬酸作为络合剂首次合成了Li2MnSiO4正极材料。Li2MnSiO4具有理论容量高、循环电压可接受、安全性好、环境友好、原料价格低廉等优点,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候选材料。
Li2MnSiO4理论容量高达333mAh/g,但目前实际容量还相对较低、循环容量衰减严重。R.Dominko等合成的Li2MnSiO4材料首次循环可逆容量仅为100 mAh/g左右。Yang等人(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07, 174(2): 528-532)合成的Li2MnSiO4材料,当电流密度为5mA/g的首次放电容量为209 mAh/g,经过1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衰减为140 mAh/g;当电流密度为150mA/g时,首次放电容量仅为135 mAh/g。针对Li2MnSiO4实际容量还相对较低、循环容量衰减严重的问题,目前报道的改性措施主要有如下几种:(1)掺碳复合改性,如Yang等人采用湿化学法在原料中引入蔗糖,合成纳米级Li2MnSiO4/C复合电极材料;(2)晶格掺杂改性,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CN 100438155C, 陈召勇等人(硅酸盐学报,2010,38(3),409-413)及Yang等人(Electrochemical Solid-State Letters, 2006, 9(12): A542-A544)合成的锰位掺杂Li2Mn0.5Fe0.5SiO4正极材料,徐文刚等人(硅酸盐通报,2009,28(3),464-467)合成的Li2Mn0.95Mg0.05SiO4正极材料。目前对于Li2MnSiO4材料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其循环容量、循环稳定性等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酸锰锂/纳米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硅酸锰锂/纳米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正极材料包含98-99.9 wt %硅酸锰锂(Li2MnSiO4)和0.1-2wt%的纳米氧化物。
一种硅酸锰锂/纳米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纳米氧化物修饰硅酸锰锂电性能,具体步骤如下:
将母体原料为锂原料、锰原料和硅原料按Li﹕Mn﹕Si=2﹕1﹕1混合,加入硅酸锰锂摩尔量的0.1~1.5倍的络合剂溶液,搅拌溶解呈均匀溶液,然后加入硅酸锰锂质量1~5%的纳米氧化物,搅拌并超声处理0.2~1h,真空去除气泡处理1~6h后,取出60~120℃加热处理并搅拌,得到凝胶;干燥后细化,将粉体在惰性气氛中煅烧处理,煅烧工艺为一步多段热处理,低温段升温速率为1~3℃/min,升至350~550℃,保温2~8h;继续,升温速率为2~8℃/min,升至650~850℃,保温6~20h,得到硅酸锰锂/纳米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
所述锂原料为醋酸锂、一水氢氧化锂、碳酸锂、氯化锂、硝酸锂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锰原料为醋酸锰、氯化锰、碳酸锰、硫酸锰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硅原料为正硅酸乙酯、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所述纳米氧化物为粉状纳米级的氧化物,或者为管状纳米级的氧化物,或者为粉状和管状的混合纳米级的氧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绍华,未经罗绍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9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