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释非蛋白氮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9701.5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8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彦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彦红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A23K1/02;A23K1/2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05216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释非 蛋白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饲料的添加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反刍动物的缓释非蛋白氮饲料和该饲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尿素等非蛋白氮具有工业产量高、价格低、含氮量高的优点,含氮量高达46%。国内外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尿素等非蛋白氮物质作为氮源,合成转化为菌体蛋白,然后在消化酶的作用下,与天然蛋白质一样,被反刍动物消化利用。但由于尿素在反刍动物瘤胃内水解的速度过快,超过瘤胃微生物利用尿素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未来得及被微生物利用的尿素在瘤胃尿酶的作用下分解形成氨态氮,造成大量的氨被瘤胃壁吸收入血而使氨浓度异常升高,进而导致动物中毒。
授权公告号为CN 101156646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尿素缓释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取尿素加入水并加热溶化,制成尿素溶液,再与膨化谷、薯类和助剂混合均匀成粘稠凝胶状,送入挤压机中,挤出条状并切成短粒,烘干冷却,使含水量降至12%以下后成为复合尿素缓释饲料。申请号为03111366.4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缓释非蛋白氮饲料及其生产工艺,其将玉米粉、尿素、膨润土、红糖、大豆粉分别粉碎,然后将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送入膨化机中进行膨化,后经冷却、破碎制成。上述专利申请中,原料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玉米淀粉呈糊状,尿素溶解,溶解后的尿素被膨润土吸收,扩散到玉米淀粉糊中,这样尿素颗粒被一层淀粉膜所包围,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被水解的时间延长到3~4小时。由于该专利申请采用膨化的方法,瞬间进行高温,玉米粉、大豆和红糖等中的氨基酸营养成份损失较大,瞬间高温还容易导致产品结块,堵塞膨化腔;而且膨化机的出口和进口温差较大,温度不易进行人工调节,易导致尿素的包覆不均匀,质量不稳定,增加了反刍动物中毒的几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缓释非蛋白氮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其采用干燥的方法,克服了膨化法制备缓释非蛋白氮饲料的包覆不均匀的缺点,延长了饲料的缓释时间,降低了反刍动物中毒的几率;所制备的饲料口味酸甜,提高了反刍动物的适口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缓释非蛋白氮饲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20~70份、糖蜜10~30份和玉米粉或豆粕粉20~70份。
优选的,所述尿素、豆粕粉或玉米粉的粒度为60~100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缓释非蛋白氮饲料的制备方法,其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将玉米粉或豆粕粉与尿素按比例混合、粉碎,过60~100目,得混合料;
2)在步骤1)中所述混合料中加入糖蜜、混匀,加入旋转式的干燥设备中,在120~150℃进行糊化;
3)将糊化后的产品除湿、除氨后,粉碎即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旋转式的干燥设备,其能耗比膨化设备的能耗降低70%,节约了大量的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很好地贯彻了国家提倡的低碳经济;(2)所述旋转式干燥机的内管流通热介质,与内管同轴的外管流通混匀的原材料,采用热辐射的方法,其进口和出口温差小于30℃,故容易形成均匀的包裹;(3)糖蜜的粘度较大,与玉米淀粉共同对尿素形成微颗粒的包裹,且包裹均匀,饲料中尿素氨的释放速度比普通尿素低50%,与植物蛋白氨的释放速度相似;(4)经过旋风分离器,一方面是除去产品中的水分,另一方面去除尿素在干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氨态氮,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进一步降低了反刍动物中毒的几率;(5)在本发明的饲料中添加糖蜜后,饲料口味酸甜,提高反刍动物的适口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制备缓释非蛋白氮饲料的干燥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的干燥设备参看图1。其包括混料器1、加温装置2、旋转式换热器8、第一旋风分离器3、第二旋风分离器5、第三旋风分离器7、引风机6和集料器4;所述旋转式换热器8内管的进口通过管路与加温装置2的出口连通,所述旋转式换热器8内管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三旋风分离器7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三旋风分离器7的底部出口与灰尘收集装置连接,第三旋风分离器7的上部出口与引风机6的进口连通;
所述旋转式换热器8外管的进口通过绞龙输送机与混料器1的出口连接,所述旋转式换热器8外管的出口通过装有吹风机的管路与第一旋风分离器3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3底部的出口通过装有吹风机的管路与第二旋风分离器5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5底部的出口与集料器4连通;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3和第二旋风分离器5上部的出口与氨回收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彦红,未经杨彦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9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