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化钡过饱和溶液结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9286.3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5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褚明武;曹刚;牟龙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众诚钡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11/24 | 分类号: | C01F11/2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7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钡 过饱和 溶液 结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化钡过饱和溶液结晶器,属于化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氯化钡过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器都是一个分离室,从设备的制作成本和制作难度上都不能做出太大的分离室,这就限制了溶液在设备内的结晶时间必须很短,而这样就会使得氯化钡不能够充分的结晶析出,同时结晶析出的氯化钡晶体颗粒都非常小,这就给下一个工序-烘干过程造成了困难,并且颗粒小的氯化钡晶体在空气中容易形成粉尘飘散,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氯化钡过饱和溶液结晶器,由主分离室和次分离室两个分离室组成,增加了溶液在设备内停留的时间,增长结晶时间,增大晶体颗粒粒度,减少环境污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氯化钡过饱和溶液结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分离室、次分离室、轴流循环泵、真空设备、进料口和出料口,主分离室上端通过管道连接次分离室上端,次分离室底部同过管路连接轴流循环泵,轴流循环泵通过管路连接主分离室,主分离室和次分离室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真空设备,次分离室下端设置有进料口,主分离室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的主分离室和次分离室上分别安装有视镜。
使用时,氯化钡过饱和溶液由进料口进入次分离室,在次分离室进行分离,次分离室连接真空设备,分离后的蒸汽被真空抽走,氯化钡过饱和溶液和结晶则被通过管道被轴流循环泵输送至主分离室,主分离室同样连接真空设备,在主分离室分离完全的氯化钡过饱和溶液和氯化钡结晶体通过设置在主分离室下端的出料口排出,进入下个工序中的离心机,分离不完全的氯化钡过饱和溶液通过主分离室和次分离室上端连接的管路回到次分离室,再次进行循环,在放出物料的同时,再由进料口从新进料,进料量同放料量相匹配,放料量和进料量的控制则通过设置在主分离室和次分离室上的视镜来观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主分离室和次分离室两个分离室组成,增加了溶液在设备内停留的时间,增长结晶时间,增大晶体颗粒粒度,减少环境污染;本设备的主分离室可以使结晶的大颗粒及时与混合溶液分离并排出,防止阻塞管道,这是传流降温结晶器所做不到的;本设备还增大了真空蒸发的面积,使溶液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降到要求的温度,同时还省去了汽液分离装置,减少了设备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主分离室;2为次分离室;3为轴流循环泵;4为真空设备;5为进料口;6为出料口;7为视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述,本发明包括:主分离室1、次分离室2、轴流循环泵3、真空设备4和进料口5,主分离室1上端通过管道连接次分离室2上端,次分离室2底部同过管路连接轴流循环泵3,轴流循环泵3通过管路连接主分离室1,主分离室1和次分离室2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真空设备4,次分离室2下端设置有进料口5,主分离室下端设置有出料口6。
主分离室1和次分离室2上分别安装有视镜7。
本实施例中真空设备4使用真空泵,主分离室1和次分离室2分别设置两个视镜7。
使用时,氯化钡过饱和溶液由进料口5进入次分离室2,在次分离室2进行分离,次分离室2连接真空设备4,分离后的蒸汽被真空抽走,氯化钡过饱和溶液和结晶则被通过管道被轴流循环泵3输送至主分离室1,主分离室1同样连接真空设备4,在主分离室1分离完全的氯化钡过饱和溶液和氯化钡结晶体通过设置在主分离室1下端的出料口6排出,进入下个工序中的离心机,分离不完全的氯化钡过饱和溶液通过主分离室1和次分离室2上端连接的管路回到次分离室2,再次进行循环,在放出物料的同时,再由进料口5重新进料,进料量同放料量相匹配,放料量和进料量的控制则通过设置在主分离室1和次分离室2上的视镜7来观察。
本发明由主分离室1和次分离室2两个分离室组成,增加了溶液在设备内停留的时间,增长结晶时间,增大晶体颗粒粒度,减少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众诚钡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众诚钡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9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掺水泥用可再分散聚合物粘胶粉及生产工艺
- 下一篇:助力式瓶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