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e-14Mn-6Si-9Cr-5Ni-Nb耐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08856.7 | 申请日: | 2011-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1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再友;柳秉毅;张炎;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3/04;C21D8/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fe 14 mn si cr ni nb 耐磨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Fe-Mn-Si基耐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添加强碳化物元素Nb和稀土元素Ce的Fe-Mn-Si-Cr-Ni耐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磨损是机械零件三种主要的失效方式之一,造成重大的国民经济损失。为此,人们对耐磨材料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改变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探索新型耐磨材料。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203638.4《耐磨合金铸钢及其制造方法》,所提及的耐磨合金铸钢添加Ti钛等贵重金属,仅适宜在低温环境下使用,而不适宜在高载荷和高转速的条件下工作。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090214.9《铁基自润滑耐磨合金》中通过加入过渡族金属元素的硫化合物,降低合金中硅的含量,不含锰元素,来实现合金减摩耐磨自润滑的特性,但导致合金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大大降低。Ni-Ti形状记忆合金因超弹性而具有高的耐磨损性能,但价格昂贵,难以在工业和民用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强度高(与钢相近)、耐腐蚀、易于加工和成本低(仅分别约为Ni-Ti及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的1/20和1/2)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管接头等紧固件。该合金不仅在油润滑条件下磨损性能因诱发产生马氏体相变而优于1Cr18Ni9Ti,而且耐滚动磨损性能及在多相流(水、气、泥沙)中抗空蚀、抗冲泥沙冲刷磨损和抗磨蚀性能因超弹性而优于不锈钢,在齿轮和水轮机叶片等工程机械零部件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1.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的Fe-Mn-Si基合金需经热机械训练才能获得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存在工艺复杂等问题,难以用于生产制造形状较为复杂的零件。本发明提供一种Fe-Mn-Si基耐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而且制备得到的Fe-Mn-Si基合金耐磨性高。
2.技术方案
发明原理:基于Fe-Mn-Si系合金第二相粒子沉淀弥散析出可诱导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从第二相粒子沉淀析出及超弹性可减少材料磨损出发,利用添加强碳化物元素Nb和稀土元素Ce并调整C含量的合金化方法,通过固溶化处理和时效处理工使碳化物呈粒状沉淀析出,制备的Fe-14Mn-6Si-9Cr-5Ni-Nb合金因NbC弥散沉淀析出和超弹性而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Fe-14Mn-6Si-9Cr-5Ni-Nb耐磨合金主要成分组成(质量百分数)如下:C 0.08~0.16;Mn 13~15;Si 5~6;Cr 8~10;Ni 4~6 ;Nb 0.7~1.1;Ce 0.03~0.06;S<0.015,P<0.015,余量为Fe。
Fe-14Mn-6Si-9Cr-5Ni-Nb耐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合金熔炼:采用真空感应电炉,炉料主要为工业纯铁、锰铁和铬铁,并按成分设计要求分别添加铌铁和稀土,合金在熔炼后浇注毛坯,浇注温度为1570℃~1600℃;
(2)塑性加工:合金毛坯在1100℃~1200℃保温6~8小时进行均匀化处理,然后采用锻造或轧制等方法在900℃~1150℃温度范围内进行塑性成形加工;
(3)热处理:合金毛坯在塑性成形加工后加热到1050℃~1100℃保温4~6小时进行油冷固溶处理,然后在750℃~950℃保温3~6小时进行时效处理。
3.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耐磨性的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制备得到的Fe-14Mn-6Si-9Cr-5Ni-Nb合金在油润滑条件下因碳化物沉淀析出、超弹性性质和诱发马氏体相变而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尤其在高载荷和高转速耐磨损性能更优,可广泛用于重载荷高速传动轴和齿轮等机械零件。
附图说明
图1为Fe-14Mn-6Si-9Cr-5Ni-Nb合金的金相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1)采用ZG-0.050真空感应电炉熔炼Fe-14Mn-6Si-9Cr-5Ni-Nb合金,炉料主要为工业纯铁、锰铁和铬铁,并分别添加铌铁和稀土,使合金成分组成(质量百分数)如下:C 0.11;Mn 14.1;Si 5.7;Cr 8.9;Ni 5.0;Nb 0.83;Ce 0.045;S<0.015,P<0.015,余量为Fe,合金在熔炼后浇注毛坯,毛坯采用金属模浇注,浇注温度为1590℃。
(2)合金毛坯在1100℃保温8小时进行均匀化处理后,采用锻造成板材,锻造温度控制在900℃~1150℃范围内进行塑性成形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88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