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源电磁锁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08465.5 | 申请日: | 2011-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6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冯善军;孙友斌;金玲;洪鹤;王志发;冯善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丰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47/02 | 分类号: | E05B47/02;E05B19/00;E05B65/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源 电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锁,尤其是一种功耗小、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的无源电磁锁。
背景技术
电磁锁是电力运行中防止五种操作事故发生的必备设备。现有安装于高压开关柜上的闭锁电磁锁需要交流或直流的辅助电源,不但功耗大,而且在打开柜门检修时需长时间通电保持,容易使线圈发热而烧坏线包。据统计,此种电磁锁的故障率较高,一旦发生故障,柜门就难以打开,强行开门容易损坏柜体结构,往往延误检修后的恢复送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功耗小、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的无源电磁锁。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无源电磁锁,包括锁体及电子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的壳体内设有由磁轭、线圈及磁铁构成的双稳态磁铁,线圈通过电源接线与信号插孔相接,与双稳态磁铁相接有锁舌及锁门拨钮;所述电子钥匙的壳体内设有电源E,电源E与稳压块W1相接,稳压块W1的输出端Vout通过电阻R1与逻辑控制模块IC1的V+端相接,逻辑控制模块IC1的V-端接地,逻辑控制模块IC1的脚P16与开关S1相接,逻辑控制模块IC1的脚P8通过电阻R2与高压信号输入端GY相接,逻辑控制模块IC1的脚P13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1相接,继电器K1的电接点K1-1接于稳压块W1的输出端Vout与导电插轴CZ之间。
本发明无需提供辅助电源,直接由带电钥匙验电开锁,完全解决无源闭锁的五防难题,高压带电强制闭锁、验电解锁一次完成,操控十分简单可靠,可节省电源及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锁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电子钥匙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锁体如图1、2所示:锁体的壳体内设有由磁轭、线圈及磁铁构成的双稳态磁铁1,线圈通过电源接线与信号插孔2、3相接,与双稳态磁铁1相接有锁舌4及锁门拨钮5;所述电子钥匙的壳体内设有电源E(12V),电源E与稳压块W1的输入端Vin相接,稳压块W1的输出端Vout通过电阻R1与逻辑控制模块IC1的V+端相接,逻辑控制模块IC1的V-端接地,逻辑控制模块IC1的脚P16与开关S1(按钮开关)相接,逻辑控制模块IC1的脚P8通过电阻R2与高压信号输入端GY相接,逻辑控制模块IC1的脚P13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1相接,继电器K1的电接点K1-1接于稳压块W1的输出端Vout与导电插轴CZ之间。
闭锁依靠锁门拨钮7及磁铁3的磁力实现。开锁时,按动开关S1,逻辑控制模块IC1验电操作,如果高压信号输入端GY有高压信号,则逻辑控制模块IC1脚P13没有信号输出,继电器K1不动作,电接点K1-1依旧处于常开状态,导电插轴CZ没有电压输出,此时电源接线4与信号插孔5或信号插孔6亦不得电,磁铁的磁力仍然保持闭锁。如果高压信号输入端GY没有高压信号,则逻辑控制模块IC1脚P13有信号输出,继电器K1动作,电接点K1-1闭合,导电插轴CZ有电压输出,此时电源接线4与信号插孔5或信号插孔6亦得电,随之线圈2得电,产生与磁铁相反的磁力,完成开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丰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丰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84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长竹圆管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漆砂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