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坠钓浮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7518.1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2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宋书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书奎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孙国振 |
地址: | 132500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坠钓 浮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捕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垂钓用浮子。
背景技术
钓鱼运动中的悬坠钓法,因其中鱼率高,竞技性强,已逐渐成为手杆垂钓首选钓法。该钓法所使用的浮标,包括标脚、浮体及较细标目。这种浮标优点是抗风能力强、下行速度快、稳定性好。钓翻身、钓接口、钓顿口信号传递灵敏。缺点是浮标钓目做的粗时,灵敏度低。浮标钓目做的细时,远钓看不清,在波浪稍大时,看不清,很难把握提杆时机、视力不佳者较难使用,传统多杆钓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坠钓浮标,用于悬坠法钓鱼,在保持现有的悬垂钓浮标优点基础上,即增加其醒目性,克服现有的悬坠钓浮标看不清,很难把握提杆时机、视力不佳者较难使用,传统多杆钓无法使用的缺点。
本发明的浮标在包括标脚、浮体、标目的原悬坠钓浮标的标目上加装上、下两个亮片。上亮片位于标目顶端,下亮片位于标目上距上亮片数个目的位置。
为防止抛杆提杆钓线挂碰缠绕浮标,亮片的形状为缩短的枣核形、立着粘接在标目上。
为降低亮片安装后风浪对标的影响,亮片相对标目两侧的部分对折成钝角、角度140-170度。
上亮片与下亮片之间的适宜距离为5-8目。
综合灵敏度和观察效果,本发明浮标的标目直径以0.3—1.5mm为佳。
本发明的安装方法是:由钓竿、钓线、标座、浮标、铅坠、子线、钓钩连接而成钓组,钓竿放在杆架上,手拿铅坠拉直钓线,浮标的钝角朝向自己。浮标脚插入标座,抛向前方即可垂钓。观漂时,看的是钝角内侧。本发明在使用中:调浮标时,下亮片沉在水中,起稳定浮标作用,浮标上送时,亮片会露出水面。下亮片在钓翻身、钓接口、及上送时让垂钓者看浮标更清晰。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保留悬坠钓浮标原有性能,所增加的亮片可起到醒目和放大顶端标目的作用,能有效放大顶端标目数倍乃至数十倍。用于钓翻身、钓接口、钓钝口、下行速度快、抗风能力强、信号传递灵敏、稳定性好。近钓可把钓目做到0.5毫米、甚至更细,减轻钓目的重量,进一步提高浮标的灵敏度提高浮标的灵敏度。使亮片与钓目做到优势互补。远钓看浮标清晰、拓宽使用范围用于传统多杆钓。逆光垂钓、阴雨天垂钓、抗波浪。满足视力不佳及老者的使用需求。亮片采用反光漆夜钓效果好,可广泛用于野钓、休闲钓、竞技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亮片位置A-A剖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在包括标脚1、浮体2、标目3的原悬坠钓浮标的标目3上加装上亮片4和下亮片5。上亮片4与下亮片5之间的钓目以5-8目最好,最少不小于5目。亮片4和5用材质坚韧薄而轻的材料做成,表面涂漆。亮片形状为缩短的枣核形,防止抛杆提杆钓线挂碰缠绕浮标。亮片的宽度视浮标的规格而定,通常3-12mm,立着粘接在标目上。参阅图2亮片标目两侧部分相互折成钝角、角度140-170度为好、用以弥补浮标因水流冲出钓点时仍然能清晰看到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书奎,未经宋书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7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