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高频针刺方法提高单纱强力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05351.5 | 申请日: | 2011-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1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东;程隆棣;俞建勇;张玉高;郭腊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5/02 | 分类号: | D01H5/02;D01H1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高频 针刺 方法 提高 强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高频针刺方法提高单纱强力的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环锭纺纱线纺织技术中,组成纱线的纤维经过高倍牵伸后,相互之间非常平行,没有任何的相互纠缠,仅仅通过卷捻加捻所获得的包卷,使纱线获得机械性能。在外力作用下,纱线也仅仅依靠纤维间的侧向摩擦力提供强力,没有充分发挥纤维本身强力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纱线加捻前使得纤维在纱线中实现有序穿插,加捻后纱体中的纤维呈现有序纠缠,以提高纤维间的抱合能力,提高单纱强力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高频针刺方法提高单纱强力的装置,包括牵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伸机构的前侧设有针刺式纤维纠缠机构,所述的针刺式纤维纠缠机构由上纤维纠缠机构和下纤维纠缠机构组成,上纤维纠缠机构包括针刺机构,下纤维纠缠机构包括带孔罗拉,带孔罗拉设于针刺机构之下,针刺式纤维纠缠机构的前侧设有由超前上皮辊和超前下罗拉组成的超前罗拉对。
优选地,所述的针刺机构包括针刺板,针刺板通过针刺板连接杆连接高频驱动装置,针刺板设于带孔罗拉上侧。
优选地,所述的高频驱动装置为电磁式高频驱动装置,所述的电磁式高频驱动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固定有电磁铁,电磁铁下侧设有衔铁,衔铁通过第一弹簧与外壳固定连接,衔铁通过针刺板连接杆连接针刺板,第一电源、半波整流器、电磁铁、第一变频器和第一滑动电阻依次串联组成回路。
优选地,所述的高频驱动装置为凸轮式高频驱动装置,所述的凸轮式高频驱动装置(包括外壳,传动杆通过第二弹簧与外壳固定连接,传动杆上端抵靠四叶凸轮,四叶凸轮连接马达,传动杆下端通过针刺板连接杆连接针刺板,第二电源、第二变频器、第二滑动电阻和马达依次串联组成回路。
优选地,所述的牵伸机构为三罗拉双皮圈牵伸机构,其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由前上皮辊和前下罗拉组成的前罗拉对,由中上罗拉和中下罗拉组成的中罗拉对,以及由后上皮辊和后下罗拉组成的后罗拉对,中上罗拉外侧设有上短皮圈,中下罗拉和张力辊外侧设有下长皮圈,前上皮辊、中上罗拉以及后上皮辊上侧设有加压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超前下罗拉通过第一过桥齿轮组与前下罗拉连接并实现传动,带孔罗拉通过第二过桥齿轮组与前下罗拉连接并实现传动,由第一过桥齿轮组和第二过桥齿轮组构成的齿轮组和针刺式纤维纠缠机构皆支撑在机架上,超前上皮辊支撑在摇架上,超前下罗拉支撑在罗拉座上。
优选地,所述的前上皮辊、前下罗拉、超前上皮辊和超前下罗拉共同组成增强区,所述的增强区的牵伸倍数采用1-1.05倍。
优选地,所述的增强区的中心距离L为10-60mm,超前上皮辊与超前下罗拉间的压力P为80-200牛顿,超前上皮辊的结构、形状、尺寸和材料与前上皮辊相同,超前下罗拉的结构、形状、尺寸和材料与前下罗拉相同。
优选地,所述的针刺板的长b为5-10mm,宽a为1-5mm,厚h为1-5mm;刺针的长l为5-10mm,底部的直径Φ1为0.1-0.5mm,顶端的锥度α为0.01-1度,在针刺板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刺针的中心距e为0.2-1mm,在针刺板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刺针的中心距n为0.2-1mm;所述的带孔罗拉所用材料为铝合金或不锈钢,表面分布有孔洞;带孔罗拉的外径Φ为10-40mm,厚d为1-5mm,长l1为10-50mm;带孔罗拉的孔洞的长f为0.5-3mm,带孔罗拉14的孔洞的宽k为0.5-2mm,在带孔罗拉轴向上相邻的两个孔洞的间距g为0.1-0.5mm,在带孔罗拉切向上相邻的两个的孔洞的间距j为0.1-0.5mm,刺针刺入带孔罗拉的孔洞的最大深度m为0.1-3mm;第一电源的频率为50Hz、电压为220V,第一变频器的频率为5-500Hz,第一滑动电阻的阻值为0-1000Ω,半波整流器的直流脉动频率是5-500Hz,直流输出电压为5-220V,直流输出电流为0.1-2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53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焊面罩
- 下一篇:掺铒硅酸镥激光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