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压式变换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04677.6 | 申请日: | 2011-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1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 发明(设计)人: | 童松林;罗奇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H02M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降压 变换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压式变换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降压式变换电路通常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场效应管以及连接到两个场效应管的栅极的PWM模组,PWM模组控制该两个场效应管交替导通或者截止。在降压式变换电路的上电过程中,必须保证场效应管输入电压的加载时间要早于PWM模组输入电压的加载时间,否则将有可能造成场效应管的烧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固定时序的降压式变换电路。
一种降压式变换电路,包括:
电源供应装置,具有第一电源输出端和第二电源输出端;
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到第一电源输出端,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PWM模组,连接到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控制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交替导通或者截止,PWM模组具有电压输入端;
滤波电路,连接在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之间;以及
延时电路,连接在第二电源输出端以及 PWM模组的电压输入端之间,使得降压式变换电路在启动时,PWM模组的通电时间晚于第一场效应管漏极的通电时间。
在本发明提供的降压式变换电路中,由于在电源供应装置的第二电源输出端以及PWM模组的电压输入端之间设置了一个延时电路,从而使PWM模组的电压输入端的电压加载时间晚于第一场效应管Q1漏极的电压加载时间,避免了场效应管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降压式变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在图1的延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4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压侦测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