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IMD的k-DOP包围盒碰撞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4065.7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3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唐敏;童若锋;杜鹏;赵杰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00 | 分类号: | G06F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imd dop 包围 碰撞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SIMD的k-DOP包围盒碰撞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SIMD指令对待检测的三角形网格柔性场景模型中的每个三角形构造对应的k-DOP包围盒,进而建立所述的三角形网格柔性场景模型的包围盒层次结构;
(2)根据所述的包围盒层次结构,构建包围盒测试树,使用SIMD指令对包围盒测试树进行包围盒重叠测试,输出存在包围盒重叠的叶节点;
(3)对输出的叶节点对应的两个k-DOP包围盒内的三角形对进行精确碰撞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IMD的k-DOP包围盒碰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当进行第n次碰撞检测时,包围盒层次结构是根据第n次碰撞检测时刻每个三角形的空间位置,使用SIMD指令对上一次碰撞检测过程中的包围盒层次结构中最底层的k-DOP包围盒进行重构,进而使用SIMD指令自底向上对上一次碰撞检测过程中的包围盒层次结构进行整理更新而成的,n为大于1的自然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IMD的k-DOP包围盒碰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当进行第n次碰撞检测时,所述的包围盒测试树为上一次碰撞检测过程中的包围盒测试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SIMD的k-DOP包围盒碰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k-DOP包围盒为16-DOP包围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40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