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工作站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2948.4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6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林欢喜;罗伯特·格列韦;赵学琴;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伦德福斯管理联合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阚梓瑄 |
地址: | 丹麦比***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工作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加热系统的太阳能工作站。
背景技术
太阳能加热系统包括保温水箱、集热器、换热器和太阳能工作站。其中保温水箱用于盛装水,可以放置在室内;集热器需要安装在室外太阳能够照射到的地方,其用于吸收太阳的热能;换热器通常设置于水箱内,太阳能工作站连接在换热器与集热器之间。
传统的太阳能工作站包括壳体、控制器和介质循环系统。介质循环系统包括介质循环管路、分别与介质循环管路连通的卸压管路和缓冲管路、安装在缓冲管路上的膨胀罐、安装在泄压管路上的安全阀,以及安装在介质循环管路上的单向阀和介质泵、压力表、流量计等。其中的介质循环管路分别与换热器和集热器连接,从而形成介质循环回路。在集热器吸收了太阳热能的高温介质流动到换热器时,与水箱中的低温水进行热交换,从而水温升高,介质温度降低,低温介质在介质泵的动力作用下再次流回到集热器吸热变成高温介质,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不断循环下去,水箱中的水即可达到很高的温度。
在具有即开即热的太阳能加热系统中,太阳能工作站还包括即热水循环系统,该即热水循环系统包括热水回水管、热水进水管和安装在热水进水管上的水泵。热水进水管和热水回水管一端均与保温水箱连通,另一端均与用户终端用水管连通,其形成定时恒温循环管路。当用户终端用水管的温度降低到控制系统设定的温度以下,并且保温水箱温度高于设定管路温度一定值,例如5℃时,水泵启动,将管路中的冷水抽入保温水箱中,保温水箱中的高温水与管路中的冷水再次混合出满足设定条件的热水。当用户用水时,一打开水龙头即出热水。
上述传统的太阳能工作站中,介质循环管路设置在壳体内,各个管路的连接端口伸出到壳体外,使用时通过很长的连接管路与集热器、换热器连通。即传统的太阳能工作站与保温水箱是分离布置的,并且距离较远,因此,整个太阳能加热系统的空间布局凌乱、不合理,体积大,占用的空间大。针对这个问题,有人将太阳能工作站竖直贴合到保温水箱的侧壁上,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占用空间布局混乱、体积大的问题,然而,仍然不够理想。同时由于太阳能工作站具有一定的重量,对保温水箱等承重件造成一定负担,而且在重力作用下,太阳能工作站容易从保温水箱侧壁上脱落,从而降低了太阳能加热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另外,传统的太阳能工作站中的膨胀罐也设置在壳体外,通过缓冲管路与壳体内的介质循环管路连通,不但使太阳能加热系统布局混乱、增大占用空间外,暴露在外的缓冲管路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膨胀罐的作用失效,继而导致整个太阳能加热系统运行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太阳能工作站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体积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太阳能工作站,用于太阳能加热系统,所述太阳能加热系统包括保温水箱,所述太阳能工作站包括控制器和介质循环系统,所述介质循环系统包括由第一介质管路和第二介质管路组成的介质循环管路、分别与所述介质循环管路连通的卸压管路和缓冲管路,以及安装在所述介质循环管路上的单向阀和介质泵、安装在所述缓冲管路上的膨胀罐、安装在所述泄压管路上的安全阀,其中,所述太阳能工作站还包括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底座,所述介质循环系统中的各个管路互相平行,并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保温底座上,并且所述第一介质管路、第二介质管路和泄压管路的一端分别伸出所述保温底座的后端面,所述保温底座上相应于所述第一介质管路、第二介质管路的另一端分别设有通孔。
所述保温底座底面的形状与所述保温水箱的顶面形状相吻合。
所述太阳能工作站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保温底座上并平行于所述第二介质管路的热水回水管,该热水回水管的一端伸出所述保温底座的后端面,所述保温底座上相应于该热水回水管的另一端设有通孔。
所述太阳能工作站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保温底座上并平行于所述第二介质管路的热水进水管,该热水进水管上安装有水泵,所述热水进水管的一端伸出所述保温底座的后端面,所述保温底座上相应于该热水进水管的另一端设有通孔。
所述第一介质管路包括相互平行且在一端连通的第一介质进液管路和第一介质回液管路。
所述单向阀和介质泵沿着介质流动方向依次安装在所述第一介质进液管路上,所述缓冲管路连通于所述单向阀和所述介质泵之间的所述第一介质进液管路上。
所述膨胀罐安装在所述保温底座上,且所述膨胀罐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介质管路的中心线平行。
所述太阳能工作站中的各个管路上、下重叠布置成至少两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伦德福斯管理联合股份公司,未经格伦德福斯管理联合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2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