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横机的三角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02128.5 | 申请日: | 2011-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4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A.迪博尔德;S.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H.斯托尔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15/36 | 分类号: | D04B15/3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永波;梁冰 |
| 地址: | 德国罗***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三角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横机的三角系统,其具有至少一个针三角(Nadelschloss),所述针三角被构造成组合的成圈和移圈三角,利用所述针三角,通过可部分移调的三角部分(Schlossteil),可产生用于布置在针床针槽中的织针的传动脚的不同的通道曲线(Durchgangskurve),以便实现织针的进行成圈、形成集圈、移圈和接圈(Maschenübernahme)的功能,所述针三角具有关于其中线对称布置的两个弯纱三角。
背景技术
例如由US 4,729,230已知这种组合的用于横机的成圈和移圈三角,其具有位于弯纱三角内侧的多个可调的三角部分。利用这些三角系统,织针可以根据所希望的功能:成圈、形成集圈、移圈或接圈而挺出和再次回退。但目前还无法利用针三角上的三角部分,根据有待编织的花样或所使用纱线来调节织针的挺出位置。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角系统,其允许如此单独地适配调整织针的挺出位置。在这里,针三角的结构宽度不会变大。
该目的通过开头部分所述类型的三角系统,采取如下措施来实现,即在弯纱三角内侧布置有可移调的附加三角部分,利用这些附加三角部分可调节织针的挺出位置,用于进行成圈、移圈和/或垫纱。
利用布置在弯纱三角内侧的附加三角部分,可以根据针织技术上的相应要求最佳地适配调整织针的挺出位置。从而可以在调节针织位置时考虑所使用的针织纱线、有待形成的花样,以及还考虑所使用的织针,特别是织针的针钩形状。由此可以缩短横机对新花样的调整时间,并能提高机器的运行可靠性。将附加三角部分布置在弯纱三角内侧能使得针三角的结构比较狭窄。这样就能将多个针织系统设置在机器上,且能缩短针织时间。
优选可以给每个弯纱三角都配设一个附加三角部分。但也可以给每个弯纱三角配设多个附加三角部分。
附加三角部分优选可以是可直线移调的滑板(Schieber)。由此可以相对简单地调设附加三角部分。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促动附加三角部分。这些附加三角部分可以与其相关弯纱三角一起来移调,和/或独立于所述弯纱三角进行移调。若与弯纱三角共同地移动,则可以使得附加三角部分与弯纱三角的运动机械地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将省去附加三角部分的自己的驱动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先设定附加三角部分相对于弯纱三角的相对位置。相反,如果为附加三角部分设置自己的驱动机构例如步进电机,则可以独立于余下三角部分的运动来调设附加三角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所使用的织针、所使用的纱线以及有待产生的花样,自由选择地适配调整织针挺出位置,用于进行成圈、移圈和垫纱。
根据三角系统的一种优选设计,将针三角调设为成圈三角,该成圈三角具有在三角系统移动方向上靠前的弯纱三角和相关的附加三角部分,可以调节织针的最大挺出位置,用于进行成圈。在这种情况下,附加三角部分和弯纱三角在三角中优选处于相同的高度位置。另外在垫纱时,可以利用设置于在三角系统移动方向上靠后的弯纱三角的内侧的附加三角部分,来调节织针的挺出位置。将纱线可靠地垫放在针钩中是针织机可靠运行的基本前提。利用后弯纱三角的附加三角部分,可以根据所使用的纱线和织针针钩形状来优化为此所需要的织针位置。针三角无论调设为成圈三角还是调设为移圈三角,都可以利用附加三角部分的这种功能。如果针三角被调设为移圈三角,则例如也可以在形成所谓的复合线圈时进行垫纱。
如果针三角被调设为移圈三角,则可以利用在三角系统移动方向上靠前的弯纱三角来调节织针的挺出位置,用于进行线圈预拉伸,且可以利用相关的附加三角部分来调节织针的挺出位置,用于进行移圈。
根据三角系统的一种优选设计,针三角可以在三角系统的每个运动方向上都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触动位置,在这些触动位置,视针三角作为成圈三角或者作为移圈三角的调设位置而定,织针传动脚分别可与两个不同的通道曲线之一进行接合。将织针的有待由针三角引起的四个不同的运动过程划分成两个用于针踵的选针位置,其中在每个选针位置,通过调设可移调的三角部分,分别可形成两个可行的通道曲线之一,由此,三角系统利用比根据现有技术的针三角少的三角部分就足以胜任。根据一种优选的设计,第一触动位置布置于在三角系统移动方向上靠前的弯纱三角之前,第二触动位置布置在该弯纱三角之后。弯纱三角于是与位于其内侧的附加三角部分一起,对织针传动脚的每两个不同的通道曲线形成侧向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H.斯托尔两合公司,未经H.斯托尔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21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