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温快循环荧光定量PCR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1394.6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0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黄艳萍;刘照胜;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王小静 |
地址: | 300070 天津市和***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温快 循环 荧光 定量 pcr 端粒 活性 检测 方法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温快循环荧光定量PCR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该方法应用锚定发夹引物(Anchored hairpin structural primer,AHP)及复合式蝎形引物(Duplex scorpion primer,DS),在荧光定量PCR仪上,采用双温快循环PCR扩增条件,进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即为用DS/AHP-TRAP(锚定发夹引物及复合式蝎形引物-端粒重复序列扩增分析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端粒酶(Telomerase)是广谱肿瘤标志物,它在近90%的癌症中都有高频率的表达,而良性、癌前病变以及癌周围的组织中,一般无表达。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具有直接性、高敏感性和强特异性,可作为一个独立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的指标。而且作为分子诊断手段,端粒酶活性检测明显优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型或细胞分化程度等现有细胞学诊断技术。它尤其对筛查或诊断无症状的早期癌症,具有特殊的价值;对于那些形态学上良恶性难以鉴别的肿瘤,是判断肿瘤恶性程度有用的指标;作为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可预测肝癌术后转移复发。另一方面,端粒酶也是肿瘤治疗的最佳靶点之一,由于端粒酶在肿瘤细胞与正常体细胞之间的差别,端粒酶抑制剂可减少对机体的毒副作用。因此,抗端粒酶疗法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围绕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端粒酶活性测定则是评价药物的重要指标。总之,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可用于癌症早期诊断、癌症预后、癌症的基因治疗和抗癌药物研发等各个领域。因此,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开发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新方法,为肿瘤防治提供技术上的保障,加速临床应用的进程,是十分必要的。
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标准方法是端粒重复序列扩增分析法(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Kim N.W.,Piatyszek M.A.,Prowse K.R.,Harley C.B.,West M.D.,Ho P.L.C.,Coviello G.M.,Wright W.E.,Weinrich S.L.,Shay J.W.,Science,1994,266,2011-2015)。该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延伸阶段,底物在端粒酶的作用下延伸,其3′-端加入若干TTAGGG的重复序列;2)PCR扩增阶段,端粒酶延伸产物扩增数百万倍以上;3)产物的检测阶段。TRAP法巧妙地将PCR技术应用于端粒酶活性检测中,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与常规的PCR扩增不同,TRAP方法检测的不是样本中核酸的量,而是端粒酶活性。因此在PCR扩增之前,端粒酶首先对底物进行延伸,产生端粒酶延伸产物,随后通过对端粒酶延伸产物的扩增,达到检测端粒酶活性的目的。TRAP法的模板分子——端粒酶延伸产物序列很特殊,由底物序列和多个不等的端粒重复序列组成。因此,在以底物序列为正向引物的TRAP法中,反向引物CX设计为有三个错配碱基的端粒重复序列的互补序列。然而由于端粒酶延伸产物含有多个端粒重复序列,因此,在PCR反应的每一轮循环时,它仍可结合在端粒重复序列的任意部位,甚至在同一时间同一条模板分子上都可能会有多于一个的CX引物开始延伸。这导致了TRAP法得到的PCR产物的个数与端粒酶延伸产物不完全一致。从而干扰检测结果。
改进PCR反向引物的新方法,如CX-ext、CXa引物、锚定引物ACX、发夹型引物以及双反向引物-TRAP法等,均极大地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其中锚定引物在5′-末端加入了一段与端粒序列无关的锚定序列,使得PCR产物5′-末端被非端粒序列封闭,阻止端粒酶产物在此端的延伸。从而避免了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该方法在不进行热启动时,会有非特异性产物生成。除此之外,TRAP法尚有许多常规PCR的不足之处,如终点检测结果,因此,劳动强度大、定量不准确、重现性差;同时,在测定PCR扩增产物前须打开反应管,易造成污染。因此,难以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
荧光定量PCR技术巧妙地将PCR扩增、荧光探针杂交和光学检测结合于一体,通过微机控制,对PCR每一轮循环进行实时监测,并自动报告分析结果。该技术操作简单、安全、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PCR后处理,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产物污染而导致的假阳性问题。而且特异性、灵敏度和重现性显著提高。同时,由于在PCR扩增的指数期(原始模板以相对固定的指数形式增长)进行定量检测,从而真正在技术上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医科大学,未经天津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13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齿轮
- 下一篇:一种张紧器圆弧止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