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nGaN纳米柱阵列有源区LED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1381.9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1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程国胜;刘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3/32 | 分类号: | H01L33/32;H01L33/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ngan 纳米 阵列 有源 led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InGaN纳米柱阵列有源区LED,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生长在衬底上的低温GaN缓冲层、n型GaN层、有源区、p型AlGaN层和p型GaN层,所述有源区是由垂直于衬底的InGaN纳米柱阵列组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纳米柱阵列有源区LED,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是由蓝宝石、碳化硅、硅、石英玻璃和铁中的任意一种材料或二种以上材料的组合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纳米柱阵列有源区LED,其特征在于:所述InGaN纳米柱阵列的平均长度在10nm~3000nm之间,平均直径在2nm~2000n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纳米柱阵列有源区LED,其特征在于:所述GaN低温缓冲层厚度在1nm~1000nm之间,所述n型GaN层厚度在500nm~3000nm之间,所述p型AlGaN层厚度在10nm~100nm之间,所述p型GaN层厚度在10nm~500n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InGaN纳米柱阵列有源区LED,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GaN层电子浓度在1×1017~1×1019cm-3之间,所述p型AlGaN层和p型GaN层的空穴浓度在1×1016~1×1019cm-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InGaN纳米柱阵列有源区LED,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GaN层中掺杂浓度为5×1017~5×1020cm-3的Si,所述p型AlGaN层和P型GaN层中掺杂浓度为5×1017~5×1020cm-3的M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InGaN纳米柱阵列有源区LE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在衬底上依次生长形成低温GaN缓冲层、n型GaN薄膜、垂直InGaN纳米柱阵列、p型AlGaN层和p型GaN层;其中,所述InGaN纳米柱阵列的生长温度条件为500℃~800℃,且InGaN纳米柱阵列的平均长度在10nm~3000nm之间,平均直径在2nm~2000n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InGaN纳米柱阵列有源区LE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温度为500℃~700℃的条件下,向材料生长设备中通入Ga源和N源在衬底上生长形成厚度1nm~1000nm的GaN低温缓冲层;
(2)提高温度至700℃~1200℃,并通入n型掺杂源在GaN低温缓冲层上生长形成厚度500nm~3000nm的n型GaN薄膜;
(3)降低温度至500℃~800℃,并通入In源在n型GaN薄膜上生长形成InGaN纳米柱阵列;
(4)提高温度至700℃~1200℃,并通入p型掺杂源在InGaN纳米柱阵列上生长厚度10nm~100nm的p型掺杂AlGaN层;
(5)在温度为700℃~1200℃的条件下,在p型掺杂AlGaN层上生长厚度10nm~500nm的p型GaN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InGaN纳米柱阵列有源区LE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Ga源为三甲基镓、三乙基镓、GaCl和GaCl3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In源为三甲基铟、InCl和InCl3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N源为NH3和/或N2;
所述n型掺杂源为硅烷、四氯化硅和乙硅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p型掺杂源为二茂镁、Mg和Mg3N2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13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孔钻床
- 下一篇: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干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