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鲜切生菜高二氧化碳气调包装保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1147.6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4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潘磊庆;张引成;屠康;雷云;王志英;樊力萌;段晓杰;王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148 | 分类号: | A23B7/14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菜 二氧化碳 调包 保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鲜切生菜高二氧化碳气调包装保鲜方法,属于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用于生菜鲜切加工后褐变的控制和品质保持。
背景技术
生菜营养丰富、口感清香深受人们的喜爱,是蔬菜沙拉最主要的一种配菜,常在切割后单独或同其他蔬菜包装在一起,即开即食。据报道,在过去的十年中,鲜切生菜是鲜切产品中需求量最大产品之一,其市场份额占鲜切产品总量的80%。但是,蔬菜组织被切割后汁液外渗,营养损失严重,很容易腐烂,且鲜切生菜加工后容易发生褐变,使品质迅速下降或完全失去商品价值。传统的鲜切生菜保鲜除了采用低温贮藏外,往往还需要化学保鲜剂处理来抑制鲜切生菜的褐变和品质下降,化学保鲜剂的使用不仅影响鲜切生菜的食用口感,同时还造成了化学药剂残留,直接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并污染环境。因此,世界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绿色、无污染的果蔬保鲜方式。
气调包装技术(MAP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先进的保鲜包装方式,利用果蔬自身的呼吸作用和包装材料的薄膜渗气性来主动(或被动)调节袋内气体组成的平衡,形成高CO2低O2浓度的贮藏环境,以达到降低呼吸作用,抑制阻止褐变,减少营养损耗,延长贮藏期的目的。新鲜果蔬采后仍进行呼吸作用,传统气调易造成有害的厌氧呼吸条件(O2小于2%和CO2大于20%),过多地消耗体内养料,不仅影响果蔬的品质和营养价值,还会产生乙醛等异味物质,严重降低了产品的商品价值。
因此,本发明克服上述困难探索一种高二氧化碳气调包装对鲜切生菜保鲜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目前超市鲜切生菜的保鲜方式主要是普通托盘包装4℃左右冷藏,其货架期只有3天左右,切口处极易褐变和腐烂。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生菜在鲜切加工后易发生褐变和品质下降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鲜切生菜高二氧化碳气调包装保鲜方法,以延长鲜切生菜的贮藏期和确保食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鲜切生菜高二氧化碳气调包装保鲜方法,主要以O2、CO2和N2的混合气体为气源,将经过预冷、挑选的新鲜生菜鲜切后进行高二氧化碳气调包装,O2、CO2和N2混合气体按体积百分比组成为:10%O2+10~50%CO2+40~80%N2。优选混合气体按体积百分比组成为:10%O2+30~40%CO2+50~60%N2,最优选混合气体按体积百分比组成为:10%O2+30%CO2+60%N2。
该方法可具体通过下列步骤:
a、将经过预冷、挑选的新鲜生菜鲜切后放入高阻气性保鲜袋中,充入O2、CO2和N2后密封;
b、高二氧化碳气调包装鲜切生菜于0~4℃下贮藏。
其中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实现:所述的高阻气性保鲜袋可采用聚乙烯保鲜袋密封包装,优选薄膜厚度为0.04~0.08mm。O2、CO2、N2纯度为工业纯。所述的预冷为将生菜于0~4℃下贮藏18~24h,在该条件下预冷,能够有效保持鲜切生菜口感及新鲜度、降低腐烂率。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鲜切生菜高二氧化碳气调包装保鲜方法其优点和积极效果为:
(1)高效:目前超市4℃左右冷藏鲜切生菜的货架期只有3天左右。本方法特别采用厚度为0.04~0.08mm的聚乙烯保鲜袋密封包装,配合一定比例的高二氧化碳气调,用于鲜切生菜贮藏,可有效抑制鲜切生菜的褐变,维持产品品质,货架期长达15天以上。
(2)安全:本发明利用高二氧化碳对鲜切生菜褐变和呼吸的抑制作用来保鲜,不使用化学保鲜剂,可避免应用各种化学保鲜剂对人类和环境带来的潜在危害。
因此,本发明采用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气调包装贮藏鲜切生菜,既可以降低其呼吸作用,抑制果蔬的褐变和微生物生长,同时又可以避免传统气调贮藏易导致果蔬无氧呼吸,另外还具有无化学污染和残留等优点,符合当今国际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易褐变和易失水的鲜切产品短期贮藏、长途运输及货架期保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11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